adj. 寶貴的,珍貴的,矯揉造作的
adv.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雙語閱讀 > 名著小說 > 董貝父子 > 正文
本書簡介:
《董貝父子》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發(fā)表于1848年。小說描寫了董貝父子公司的盛衰史。董貝是個貪得無厭的大資本家,妻子兒女都成了他追逐利潤的工具和擺設(shè)。公司經(jīng)理卡克爾是個奸詐小人,騙取了董貝的信任后又一手造成了他的破產(chǎn)。在現(xiàn)實的教訓中,董貝的思想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最后,雖然他已無法重整家業(yè),卻成全了真正的家庭幸福。
豆瓣熱評:永恒的大團圓結(jié)局
來自: 阿殼
在讀托爾金,C.S.劉易斯和狄更斯的小說前,我很少思想關(guān)于大團圓結(jié)局的事。而這三位作家是毫不掩飾自己熱愛大團圓結(jié)局的,他們都是英國人。我不知道英國文學里是否有這一種傳承,我讀的很少;不過我相信,在信仰上他們確實是一脈相承。劉易斯的《納尼亞傳奇》和《裸顏》是基督教寓言小說,當他有更多更清晰直白的見解時,他就放下寓言,轉(zhuǎn)而將它們變?yōu)檎撌龌蜓葜v。托爾金不太贊成他的好朋友那樣赤裸裸地談?wù)撔叛?,他自己的魔戒系列和精靈寶鉆是另一種類型的寓言體,不過依然深深滲透了基督教思想——只要把它們放在圣經(jīng)面前,就會很容易識別出托爾金的信念是從哪里尋得依傍。他極其喜愛公式化的“從此以后他過著幸福的生活”,狄更斯也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我所讀過的《霧都孤兒》、《大衛(wèi)?科波菲爾》、《圣誕頌歌》和《董貝父子》中,狄更斯不管形勢有多嚴峻,某些人能過上幸福生活的可能性是多么微小——依然堅持到結(jié)尾時把他們?nèi)烤蹟n在一起,使他們苦盡甘來,平平安安,歡歡樂樂,相親相愛,永不分離。有時候我不由猜想,他是不是想要實現(xiàn)某種人間天國,但很快便打消了這念頭。不如說大團圓在他筆下之所以成為可能、那樣牢固,正是由他對這個世界以外有天國懷有真切的盼望。他隨時描寫那看不見的天國,隨時使他的故事與人物浸透在那種光芒中。我沒見過比他更天真的作家,天真到令人感動的地步,就像他鐘愛自己筆下各種各樣的“憨人”,不惜親自出馬保護他們,盡管他們傻氣,不諳世事,偶爾會因自己的輕信挨近危險邊緣——但他們絕不會有真正的危險,真正危險的是那種因聰明而自負的人。狄更斯以他叫人眼花繚亂的幽默手法描寫這些傻乎乎的人,用上他最親切的筆墨,仿佛是在叫喊:在這樣的世界里做一個天真的人是可以的!你信上帝嗎?上帝保佑你!——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馬太福音19:26)從同一個思路出發(fā),因此他也毫不為自己的故事有一個美好結(jié)局而感到羞赧或猶疑。
我從娛樂作品中見過同樣被稱作“團圓”的結(jié)局,但它們不是同一種,和狄更斯的作品比起來,那不是真團圓。香港晚間黃金時段的電視劇幾乎都有譬如真相大白,破鏡重圓,有情人終成眷屬,好有好報壞有壞報等等情節(jié),也時常可見“從此以后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類似的結(jié)尾也出現(xiàn)在給小學生改寫的童話里。一本叫《屠貓記?法國文化史鉤沉》的書談到,《小紅帽》的最初版本是極其血腥的,在幾個世紀間,類似的民間傳說大多是為了告誡年輕人這個世界的殘酷,要想活下去(甚至不是為了能活得多么好)你就得留神。因此,真團圓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在一個殘酷世界中得到幸福怎么可能。這其實是個嚴肅的問題,通常電視劇不負有探討的責任,言情小說也沒有,改寫的童話同樣不予理會。于是我們不得不遭遇斷裂:小時候事情是一個版本,等到我們長大后——它們就無情地改變了。
真團圓必須得迎難而上,否則它就不過是娛樂,演和看的人同樣不信。狄更斯信,而且似乎不需要論證。和他相比,雨果不但是個雄辯家,而且簡直是個沒多大信心的人,他在自己的小說里長篇累牘地辯論,甚至給我一種印象,如果他在每一章的開頭不把事情為什么可以那樣進行說清楚,事情就真的沒法兒那樣進行了。而且,即便它如期進行,卻充滿了暴力的痕跡。就像雨果本人對法國大革命十分推崇,認為人類要想有大團圓結(jié)局便無法繞道。他把暴力寫得那樣激昂,那樣美。和他比起來狄更斯真是毫不進取,缺乏光榮,也一點都不浪漫。他只是溫和卻嚴肅地看著自己筆下的人物,也看著他的讀者,仿佛是說:你應(yīng)當舍己去愛。為什么?——你信上帝嗎?愿上帝保佑你!
不過,即使對狄更斯而言,真團圓的難題也是不容易解決的,因為疑慮多半來自生活中確實沒有那么多的幸福美滿——果真如此嗎?我想起那幾本書的結(jié)尾,是否有人死亡或奄奄一息呢,是的,有,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誤入歧途的人,無論他們之前多么壞,此時潘然悔悟,迎接他們的是“當一個懺悔的罪人夾在九十九個正直人中間進入天堂時,天使們的臉上可能出現(xiàn)的就是這種狂喜的神情”。他們離開這個絆倒人和叫人悲傷的世界,去往那真正使人安息的國度。這種結(jié)局,是從福音書耶穌基督的口里得來的。另一種情況是悲劇。作惡的人直到最后都不承認自己做了可怕的事,傷害了愛他的人和無辜的人,心里沒有半點憐憫和惻隱,而只有無盡的驕傲、欲望和唯我獨尊的念頭——狄更斯描寫這種人也是不遺余力。于是,最后他們被從“好人”中放逐出去,就像狼被從羊群中趕走,免得羊群的苦楚沒有盡頭。在《董貝父子》里,唯一的悲劇是那個人掉到火車的鐵軌中央,狂亂中被火車撞死。然而,最可怕還不在于這種死,而是狄更斯相信有另一種永恒的死如同有永恒的活一樣,兩者同樣出自福音書。狄更斯是節(jié)制的。小說里有不少糟糕的人物,只有這一個被“處以死刑”,不是由于他罪孽深重,而是由于他不肯回轉(zhuǎn)。那個人心里有那么多骯臟的欲望和自私自利的念頭,幾乎等于是自己跳入到死亡之中。
狄更斯坦然書寫這兩種結(jié)局,對他來說那是確切無疑的,他就是那樣相信的。通過他的故事,我對真團圓多了一層領(lǐng)悟。原來,疾病不能傷害真團圓,死也不能;貧窮和破產(chǎn)不能傷害真團圓,愛能填補它的空缺,它卻不能填補愛的空缺;辛勞、付出得不到回報、愛一個人卻眼看她與別人成婚、忍耐、默默承擔,以及盼望非常遙遠的事情——這一切都不能傷害真團圓,而這一切,不正是我們平常所害怕、以為一旦挨著就再也無能過上幸福生活的東西嗎?那么狄更斯以為真團圓是什么呢?
“她念那永恒的書,那是給世上所有疲累的、心情沉重的人,和所有可憐的、墮落的、被忽視的人的書。她念那神圣的歷史。失明的、跛腿的、癱瘓的乞丐、罪犯、蒙受恥辱的女人,我們所有正人君子避開的人,都在這歷史中占一個部分。在這個世界繼續(xù)存在的所有紀元里,沒有任何人類的驕傲、冷淡或者詭辯能把這個部分除掉,或者減少千分之一格令。她念上帝的恩典,祂對整個人生,從出生到死亡,從嬰兒到老年的一切希望和不幸都懷有親切的同情,對人生中每一個場景、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痛苦和悲哀,都很關(guān)心?!币约啊?br />“海浪里的聲音總是以它們那不停的喃喃聲向弗洛倫斯悄悄談?wù)搻?。那愛是永恒的,無限的,并不被今世和末日所局限,而是擴展開去,越過大海,越過天空,一直到遠處那個看不見的地方!”(引自《董貝父子》)
于是,狄更斯在他的故事的結(jié)尾,把所有曾經(jīng)痛苦、誤入歧途和懊悔的人聚集在一起,使他們最遠不會離開彼此一條街。我曾經(jīng)疑惑,為什么這些人總是會相聚、相識,相愛,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可能嗎?然而,是可能的!因為他們最后總會成為某種相像的人,總是隨時樂于給予而將自己的益處置之度外。經(jīng)過種種磨難后,他們終于在一起,因為信仰,盼望和愛而聯(lián)合了。這就是作者所相信的大團圓,它們是如此沉甸甸,因為不是不付出代價的。如果疾病,患難,貧窮,痛苦,傷害——這個殘酷世界所具有的一切武器——都不能使他們仇恨彼此,不信上帝的恩慈,那么還有什么能阻擋他們,使他們無法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呢?
于是這永恒的大團圓結(jié)局仿佛是在說:選擇過幸福的生活吧,親愛的朋友!愿上帝祝福你!
重點單詞 | 查看全部解釋 | |||
precious | ['preʃəs] |
想一想再看 |
聯(lián)想記憶 | |
irreconcilable | [i'rekənsailəbl] |
想一想再看 adj. 不能和解的,不能協(xié)調(diào)的,矛盾的 |
||
dissatisfaction | [.dissætis'fækʃən] |
想一想再看 n. 不滿 |
聯(lián)想記憶 | |
acquainted | [ə'kweintid] |
想一想再看 adj. 有知識的,熟悉的,了解的 動詞acquaint |
||
insult | ['insʌlt] |
想一想再看 vt. 侮辱,凌辱,辱罵 |
||
sarcastic | [sɑ:'kæstik] |
想一想再看 adj. 諷刺的 |
||
indignation | [.indig'neiʃən] |
想一想再看 n. 憤怒,憤慨,義憤 |
||
mystery | ['mistəri] |
想一想再看 n. 神秘,秘密,奧秘,神秘的人或事物 |
||
protract | [prə'trækt] |
想一想再看 vt. 延長,托長,伸出 |
聯(lián)想記憶 | |
anxiety | [æŋ'zaiəti] |
想一想再看 n. 焦慮,擔心,渴望 |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