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我父親曾經在俾路支Baluchistan,巴基斯坦城市。赤手空拳,和一只黑熊搏斗。如果這是個關于別人的故事,肯定有人會斥之為笑話奇談。阿富汗人總喜歡將事物夸大,很不幸,這幾乎成了這個民族的特性。如果有人吹噓說他兒子是醫生,很可能是那孩子曾經在高中的生物學測驗中考了個及格的分數。但凡涉及爸爸的故事,從來沒人懷疑它們的真實性。倘使有人質疑,那么,爸爸背上那三道彎彎曲曲的傷痕就是證據。記不清有多少次,我想像著爸爸那次搏擊的場面,甚至有時連做夢也夢到了。而在夢中,我分不清哪個是爸爸,哪個是熊。
有一次拉辛汗管爸爸叫"颶風先生",這隨后變成遠近聞名的綽號。這個綽號可是名副其實。爸爸是典型的普什圖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留著濃密的小胡子,卷曲的棕色頭發甚是好看,跟他本人一樣不羈;他雙手強壯,似乎能將柳樹連根拔起;并且,就像拉辛汗經常說的那樣,黑色的眼珠一瞪,會"讓魔鬼跪地求饒"。爸爸身高近2米,每當他出席宴會,總是像太陽吸引向日葵那樣,把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
爸爸即使在睡覺的時候,也是引人注目。我常在耳朵里面塞上棉花球,用毯子蓋住頭,但爸爸的鼾聲宛如轟轟作響的汽車引擎,依然穿墻越壁而來,而我們的房間中間還隔著客廳呢。媽媽如何能跟他睡在同一個房間?我不得而知。要是能見到我的媽媽,我還有一長串問在1960年代晚期,我五六歲的樣子,爸爸決定建造一座恤孤院。故事是拉辛汗告訴我的。他說爸爸親自設計施工圖,盡管他根本沒有半點建筑經驗。人們對此表示懷疑,勸他別犯傻,雇個建筑師得了。當然,爸爸拒絕了,人們大搖其頭,對爸爸的頑固表示不解。然而爸爸成功了,人們又開始搖頭了,不過這次是帶著敬畏,對他成功的法門稱贊不已。恤孤院樓高兩層,位于喀布爾河南岸,在雅德梅灣大道旁邊,所耗資費均由父親自己支付。拉辛汗說爸爸獨力承擔了整個工程,工程師、電工、管道工、建筑工,這些人的工錢都是爸爸支付的。城里的官員也抽了油水,他們的“胡子得上點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