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禁忌就是那些因傳統習慣或社會風俗等原因應避免使用的詞語或忌諱的行為。每種語言中都有它的禁忌,如:英語國家忌數字13。 據《圣經》記載,在最后的晚餐上,出賣耶穌的猶大是餐桌上的第13人,因此13是個主兇的數字。由此,飯店里沒有13號房間,請客忌諱13人,重要活動避開每月的13日。又如在英美等西方國家,黑貓被視為禁忌動物。如果人們遇到黑貓穿過馬路迎面走來,那將預示著災禍臨頭。禁忌幾乎無處不在,這里只把那些跨文化交際中至關重要的禁忌加以介紹。
1. 社交禁忌
在英語國家,拜訪某人需事先預約,忌突然造訪。否則,受訪者會感到不快,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拜訪打亂了工作安排,給他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約好的拜訪一般要準時,但習慣上,尤其是宴請或聚會,美國人習慣晚3—5分鐘到達,晚10分鐘也是沒有問題的,這是為了給女主人一點換衣化妝的時間。
當然,英語國家的人們還有一個最大的禁忌,那就是個人的隱私。在英語中有句諺語: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一個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意思是:一個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經許可,不得入內。個人的事也是這樣,不必讓別人知道,更不愿別人干預。詢問關于個人的年齡﹑財產﹑工資收入﹑婚姻﹑戀愛﹑宗教信仰﹑政治傾向等私事,即是用另一種方式侵犯了別人的“城堡”。因此諸如“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income?”, “How much did that dress cost you?”,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Are you a Republican or a Democrat?”, “Are you Catholic?”這類問題是必須避免問的。如果實在想知道別人這方面的情況,可以先談談自己的情況,然后再引對方主動談出他的情況。
另外,英語國家有用鮮花送禮的習慣,其中也有一些禁忌。首先,送花忌送雙數,因為雙數的花會招來厄運。也忌諱送白色的花,如白色百合花,被看作是厄運的預兆或死亡的象征。除此之外,給醫院的病人送花忌送白色或紅白相間的花。
2. 節日禁忌
圣誕節是西方的大節日,這個節日的禁忌主要和圣誕布丁聯系著。不少西方人認為,攪動布丁能使自己在未來的一年中萬事如意。因此,在做圣誕布丁時,家庭的每個成員都至少要攪動一下布丁,并許下一個心愿,他們相信這個心愿極有可能實現。但要注意,攪動布丁只能按順時針方向,不能逆時針方向;許下的心愿不能告訴任何人。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國家里,大多數人都信奉耶穌被叛徒出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受難的故事。為了紀念他設立了“耶穌受難節”,時間是每年復活節前最臨近的那個星期五。西方人一般認為這是一個不吉祥的日子。在這一天,絕對不能從事與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有象征性聯系的事情。如理發﹑給馬釘馬蹄鐵,以及一切要釘釘子的木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