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爸爸對我說:“知識就是力量。——弗朗西斯·培根”
然而,年幼的我對于陌生的人名缺乏認識,便想當然地將這句話聽成了:"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
之后的十多年里,這句名言的后半部分一直在困擾著我:它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能和前半句列在一起?知識與力量、法國與培根之間,難道冥冥之中有著什么難以言喻的聯系嗎?
我無法理解。可是,每當我向大人們提起“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這句話,他們卻只是贊同地點點頭。
或者是當有人說了句“知識就是力量”時,我會緊跟著接上一句“法國就是培根”……可從沒有人用怪異的眼光看著我、認為我說了奇怪的事,而只是若有所思地表示同意。
我還專門去問過一個老師,“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然而得到的答復卻是整整10分鐘關于“知識就是力量”的解釋,壓根沒有觸及一點兒“法國就是培根”的內容。當我怯生生地用疑問的語氣提醒老師,“法國就是培根?”他只是說了句“沒錯。”只有12歲的我沒有勇氣和自信再追問下去。我絕望了。從那一刻起,我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理解這句謎一般的話語背后的奇特意義,我放棄了追尋,僅僅將它當作是可以掛在嘴邊、卻不去思考其意味的一個謎。
直到多年之后在書籍中偶爾見到這句話,我才意識到發生了什么。那一瞬間,童年崩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