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面粉中添加偶氮甲酰胺,俗稱增筋劑(簡稱ADA),是為增加勁道的口感,然而,ADA同時又是鞋底的原料之一,部分消費者反饋了不安情緒。ADA近年風波不斷,從2013年新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到賽百味美國遭消費者抗議,都與之相關(guān)。近期中糧、古船等被曝添加偶氮甲酰胺,其所受關(guān)注逐漸升溫。
【新聞】
請看《中國日報》的報道:
A petition launched by food blogger Vani Hari in February urged Subway restaurants to stop using azodicarbonamide, or ADA, in its sandwich bread and baked goods. The controversial chemical is also causing safety concerns here in China as it is found in Starbucks bread and multiple flour products, reported the Beijing News.
二月,美食博主Vani Hari請愿,要求賽百味停止在三明治面包和烘焙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據(jù)北京新聞報道,這個備受爭議的化學物質(zhì)在星巴克面包和多家面粉產(chǎn)品中發(fā)現(xiàn),引發(fā)了中國對食品安全的擔憂。
【講解】
azodicarbonamide是偶氮甲酰胺;flour products是面粉產(chǎn)品。
泡沫塑料(foamed plastics)產(chǎn)品中也會使用偶氮甲酰胺來增加彈性(add elasticity),比如瑜伽墊(yoga mats)和鞋底(shoe soles)。
古船、中糧(COFCO)、中裕等廠家的面粉(flour)均被曝出含有偶氮甲酰胺(contain ADA)成分,這幾家回應稱符合國家標準(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tandards)。
在國內(nèi)最新修訂版(amendment)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Standards for Use of Food Additives)里,標注“偶氮甲酰胺”的功能是面粉處理劑(dough improver),允許作為食品添加劑在中國使用,使用范圍是小麥粉,最大使用量為0.045g/kg。糧農(nóng)組織/世衛(wèi)組織食品添加劑聯(lián)合專家委員會認為該使用量在安全范圍內(nèi),但是食品研究員(food researchers)仍在爭論潛在的危險(potential risks)。
據(jù)了解,世界多國不允許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美國雖未強制禁用,但其有相應的檢測標準。而包括歐盟在內(nèi),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均不允許在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作為面粉改良劑(flour conditioner)。對于偶氮甲酰胺,為什么有的國家禁用,有的國家卻又允許使用?業(yè)內(nèi)專家指出,各國的食品安全用量標準都成分質(zhì)量(ingredient quality)和顧客偏好(customer preference)而有所不同。
目前并不清楚星巴克和四家面粉廠商是否會去除產(chǎn)品中添加的偶氮甲酰胺,不過對顧客來說,黃金法則(golden rule)是購買食物的配料越少越少(buy food with as few ingredients as possible)。
可可原創(chuàng),未經(jīng)許可請勿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