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每一個事物的產生必定有其產生的根源,并非憑空而降。
Ruthenium 釕
1844 年俄國化學家克勞斯(K.K.Klayc)分析鋨銥礦時,提取了金屬釕。他將鋨銥礦粉與碳酸鉀和硝酸鉀混合在一起,放入銀坩堝,上面加一層氧化鎂,加熱熔融,一個半小時后, 傾入鐵器中,再加入大量水,取出熔化物質,裝入瓶中,在黑暗處放置四晝夜,將所得橙黃色溶液加入硝酸,即有柔軟的黑色沉淀物(其中含 OsO4 及 Ru(OH)2)發生,將黑色沉淀物與王水一同蒸餾分離出鋨,所余殘渣即為 Ru2O3和 OsO4,再在其中加入 NH4Cl,將制得的氯釕化銨[(NH4)RuCl6]煅燒,即得海綿狀金屬釕。為了紀念俄羅斯(俄文 PoccИЯ,拉丁文 Ruthenia)克勞斯將新發現的元素命名為Ruthenium,漢譯名稱為“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