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至,又有無數的考友們要背上行囊去參加各地的托福基礎班,強化班,沖刺班。只要一進入各種班級,迎面撲來的一定是各種各樣的技巧,這里面尤以“猜題”最令人爽心悅目。“猜”是一個多么入迷的字啊!“猜”是一項從來不用學習的,有益身心的,老少皆宜的運動。而“題”這個字就很討厭了,往往跟寒窗苦讀聯系在一起。因此,將“猜”與“題”兩個字放在一起,必然出現火花!“猜題”代表著你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技能將題目搞定的那一份愉悅,“猜題”往往意味著不用背單詞就可以橫刀立馬托福考場的那一份張揚,“猜題”意味著不用聽懂聽力,就可以在托福考場瞬間原地滿血復活。
其實“猜題”兩字只是表面光鮮,但是已經被無數次唾棄,因為猜題本身當面對托福考試的時候,是那么的不堪一擊。因為“猜題”兩個字其實是老托福時代的產物,那個時候題目非常簡單,只是簡單的一問一答,就可以搞定,我們甚至可以通過預期的升降調來進行選擇。當然大學和中學的時候也是行的通的。因為在一個60分萬歲的世界里,只要能稍微提高一下正確率,那么做對60分就不是夢想。
可是“猜題”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新托福考試高達83.33%的正確率已經不是猜題可以hold住的了。而且如果考慮到,閱讀部分一定要90%以上的正確率才能hold住100分的話,猜題的正確率則是真的不敢恭維。
比如說TPO7閱讀的The Geologic 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之中的第12題,也就是插入句子題,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Another task for the Glomar Challenger’s scientists was to try to determine the origin of the domelike masses buried deep beneath the Mediterranean seafloor. These structures had been detected years earlier by echo-sounding instruments, but they had never been penetrated in the course of drilling. Were they salt domes such as are common along the United States Gulf Coast, and if so, why should there have been so much solid crystalline salt beneath the floor of the Mediterranean?
粗體字,也就是該插入原文中的句子為:Thus, scientists had information about the shape of the domes but not about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origin.
這里如果用猜題的方法,也就是對比關鍵字的方法,顯然應該毫不猶豫的選擇B選項,因為B選項前面出現了與粗體字那句話之中相同的單詞origin,也就是都在討論起源。但是,很遺憾,正確答案為C選項。
因為從正確的思路,也就是理解原文的角度來看,粗體字這句話說到了,科學家只有關于穹頂結構的信息,但是根本化學組成的信息。恰好對應C選項前面提到的,他們只是用超聲波儀器進行了測定,但是沒有進行鉆穿。這里很顯然超聲波的作用就是探測結構,而沒有鉆穿也就是沒有得到巖石標本,因此,自然也就不知道化學組成。這才是一個正常的做題的思路。
也許有考友會問,在真正考試的時候,怎么可能看這么細致呢?正確的回答應該是:你必須看這么細致,否則ETS也沒有理由給你分數。人家高分的人全都是看得很細致才得高分的,你憑什么看的不細致,甚至都看不懂就得高分呢?
“猜題”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踏踏實實背單詞,踏踏實實做聽寫,才是你應該做的!
n. 作文,著作,組織,合成物,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