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寫作,究竟是傳統的三部分(開頭段+2、3個中間段+結尾段)好些,還是比較自由的文體好些?
綜合寫作方面,哪份模考和考試更接近些?
請見eddienumb版主的評價:
Kaplan: 閱讀文章稍長,聽力難度與考試相近。但整體偏難,test1,test4的文章結構并不清晰,致使聽力時有一些抓不住重點(這點和delta比較相像)。Test2,test3還是不錯的,與考試比較接近(文章結構清晰,聽力材料與文章對應的比較好----文章提出幾個分論點,聽力與之對應分別駁斥)。
Longman:文章和聽力難度與考試相近,難度不難,但考察的方向與考試不一樣。考試:文章提出幾個分論點,聽力與之對應分別駁斥。Longman:第一種情況---文章給出現象,聽力給出理論標準,第二種情況---文章給出理論標準,聽力給出例子。然后用理論解釋現象,或者用標準評判例子。
Barron和Delta的感覺非常相像。1,文章涉及的知識點多,很難抓住重點;2,在這種情況下,聽力的時候就很難有的放矢的去聽。 相對來說Delta要比Barron容易一些。Delta的文章和聽力相對簡單。
考過兩次試,都是:文章提出幾個分論點,聽力與之對應分別駁斥。所以我就以這個為標準評判模考軟件的好壞了。
泰德是所有模考里我感覺最不好的,第一,文章的結構不明確;第二,如果說考試的模式是xxxxx(閱讀), But xxxxx(聽力), 寫出不同的話,那么Taide就是xxxxx(閱讀),Furthermore xxxxx(聽力),寫出一個整合的涵蓋閱讀和聽力內容的概述。這是與考試最大的不同;第三,聽力的語速特別慢。
完全指南(Thomson): 個人感覺不錯,從文章的難度,聽力的難度,到出題的入題點(文章提出幾個分論點,聽力與之對應分別駁斥。)都與考試比較相似。可能考試更簡單一些。不過這樣更適合練習。
綜合寫作是不是都是聽力材料駁斥閱讀的?
根據目前的JJ分析,絕大多數都是聽力駁斥閱讀的,也有少數是解釋性的,支持型的好像還沒有發現。
機經很有用嗎?
目前來看,獨立寫作和綜合寫作的確出現過反復考的情況,但是很少見,而且發生重復考題的兩次日期上也沒有什么規律。所以要依靠近期考試機經來押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
把機經題目作為練習參考資料,則是不錯的選擇。把所有的獨立寫作的機經看一遍,會發現題材上還是保持了TWE185的風格,雖然TWE185完全一樣的獨立寫作題最近很少出現,但是如果能把TWE185和機經題目都列一下提綱,至少列上50篇,還是可以為考試在思路、結構準備上打好基礎,有時還能遇到和自己列過提綱的文章形似的題目。至于綜合寫作,多看機經可以熟悉考試的風格,尤其是熟悉駁斥型題目的特點(一般都是聽力提出三個觀點,然后閱讀一一駁斥,并舉出相應的例子)。
萬能理由是什么?
舊托福時期,就有針對寫作的一套“萬能理由”,其實就是論述的方向、角度。具體流傳的版本可能有幾個,綜合一下,有這么一些內容,即“方便、效率、經驗、成就、經濟、空間、耐久、安全、環保、性格、交流、他人、交流、情感、樂趣”。
模版有用嗎?
模版早在舊托福時代就流傳很廣,這些模版,理論上新托福的獨立寫作仍舊能用。但是要注意,什么樣的模版才能用?什么樣的人才適合用?
如果是那種內容空洞,純粹為了湊字數的模版句子,建議大家還是不要用。特別是寫作基礎還很不好,自己只會些簡單句以及一兩種很基本的從句,而且經常發生語法錯誤的人,因為寫出這些東西的考生的語言水平本來就不好,而突然用一個很長,很繞,詞匯也比較“大”的湊字模版句,給人的影響只會更不舒服。
較好的模版,往往用來體現文章的結構。而且,模版(句)本身所用的語言,要和考生自己些的部分所用的語言大致在一個“水平”。對于網上廣為流傳的模版資料,大家要用的話,最好也是收集數份,然后自己挑選,修改,組合,形成自己個人的模版。
當然,寫作水平越好,對模版的依賴也就越小,對于廣大“非牛”來說,模版更像一個學習過程中的拐杖,用它幫助自己訓練寫作,但在考前,最好能實現不依賴固定模版來自如表達。
而綜合寫作,相對來說文章的確有一定的格式,也容易形成一些模版。不過大家要注意,用這些模版組成的結構來組織出的文章,要能切題,并符合評分標準的要求。具體形式上,說一個閱讀中的觀點,然后舉出聽力材料中對應的內容(通常是聽力反駁閱讀)的形式可能更好些。對于Longman綜合教材里的綜合寫作模版,北美肖老師的評價是“課本上提供的寫作Task One模版其實是一篇“自殺模版”--用這個模版寫作的人幾乎全部fail。托福考試中心的官員曾經拿Longman做靶子多次批判過。有一次會議,多倫多新東方的Amanda小姐曾經參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