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鄭州市取消“小升初”入學考試,實施就近入學以來,各種形式的“小升初”選拔從未停止過,使鄭州市“小升初”變得迷霧重重。學生和家長也在“小升初”“暗戰”迷霧中變得不知所措,疲于奔命。為解決家長們的困惑,本報為大家匯總幾種比較常見的鄭州市小升初途徑,希望對家長有所幫助。
按片區入學
近年來,鄭州市小升初繼續堅持免試、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具體入學辦法為:以小學畢業生家庭真實住址所在社區居委會為基本單位,相對就近升入初中。
戶口在鄭州市的需要三證:戶口本、父母身份證、房產證。戶口在外地的需要五證:戶口本、父母身份證、鄭州市居住證、借讀證、經勞動部門鑒定的勞動合同或者父母本人的營業執照,即可報名。家庭住址和畢業學校所在區的畢業生,可以直接在學校參加報名;家庭住址不在畢業學校所在區的畢業生,回家庭住址所在區參加就近分配。凡跨區參加就近入學者,畢業學校所在區和接收區的中招辦要審核其家庭住址。
學校推薦
小升初的第二個途徑是孩子所在的小學自主推薦,一般是專門為特別優秀的小學生準備的。有鄭州外國語中學分配生資格的小學共計為其推薦200名學生,由鄭州外國語中學直接錄取。
從2010年起,外國語中學的推薦生不再進行搖號,而是直接由中原區和金水區、二七區、管城區及惠濟區產生,由各區教體局按1∶1的比例,將推薦生名額分配到各小學。各小學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將綜合素質高、外語能力突出的學生確定為推薦對象。
參加擇校考試
鄭州市小升初政策規定堅持免試、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個別名校可以自主招生。主要選拔非常優秀的學生,一般會在每年的4月份以后舉行小升初選拔考試。有意擇校的家長和孩子們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可提前確定目標學校,然后找培訓班對孩子進行數學和英語等科目的專門輔導。培訓班一般先自己組織一兩次選拔考試(類似于海選)從幾千名學生中挑出幾百名優秀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最后名校會通過考試的方式親自從中挑選滿意的學生。
購買學區房
學區房是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同樣也是現行教育體制下的一個獨特的現象,好的學區房普遍高出其他房源的25%,盡管價格不菲,但還是廣受關注。據悉,金水路以北、花園路以西、南陽路以東、農業路以南這部分區域的二手房價格相對較高,尤其是在省實驗中學、鄭州七中、八中等熱點中學附近,二手房價格更高。
學區房可以幫助孩子進入理想的名校,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為每年學校的劃片范圍都不一樣。教育部門每年會根據學校的招生計劃和附近生源情況,劃定學校的招生范圍,建議家長買學區房前最好咨詢一下學校和區教體局的工作人員。
體育生和特長生,必須具備鄭州市區常住戶口的小學畢業生,才能報考體育生和特長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鄭州買了房子有房產證卻沒有戶口簿的學生,都不能報考特長生。
據悉,2010年,鄭州市的小升初的特長生招生計劃是,體音美特長生410人,體育尖子生426人。其中招收體育生的學校有以下26所中學,招收特長生的學校有以下6所中學。報名資格要求學生具有鄭州市市區常住戶口;是學校體育、音樂、美術活動骨干并持有學校證明;或曾參加教育行政部門舉行的體育、音樂、美術活動并獲得名次(持有證書)。
值得注意的是,特長生不允許跨區報名。其中,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招生原則是,招生學校在哪個區,就面向哪個區招收體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