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rry”在本對話中表示“(商店)備有(貨品),出售”。[qh]
2.“ready”在這里表示“馬上就可以賣或吃了,熟了”的意思。[qh]
3.助動詞“do”可以置于謂語動詞之前,對該動詞加以強調,可譯為“的確,確實,真地,一定,務必,千萬”等。被強調的動詞要使用原形,“do”有時態和人稱變化,表現為“do、does和did”[qh]
種形式。例如:Do come in, please.(請務必進來。)Do be careful when you cross the street.(過馬路時,千萬要小心。)Failure doesn't mean you'll never make it,but it does mean[qh]
it will take a little longer.(失敗并不意味著你永遠不能成功,不過失敗確實意味著成功需要更長的時間。)It's pretty hard to tell what does bring happiness.(很難說出到底是什么能夠[qh]
真正帶來幸福。)As long as he could work, he did work.(只要能工作,他就一定會工作。)[qh]
顧客就是“上帝”?[qh]
“顧客就是上帝”,這是國內服務行業常說的一句話,也是國內服務行業對待顧客的服務準則。那么這句話該怎么翻譯成英文呢?[qh]
我們知道,“上帝”的英文是“God”,那么這個“God”和顧客中的“上帝”是否一樣呢?在信奉“上帝”的西方國家里,他們也信奉顧客這個“上帝”嗎?[qh]
在漢語里,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些話,“上帝保佑你!”“上帝啊!”,可直譯成英文“God bless you!”“God!”但是英語中卻沒有“顧客就是上帝”“The customer is the God.”這一說法,只[qh]
有“The customer is king.”(顧客是國王。)這種說法。[qh]
對此,有兩種解釋,其一是:對于信仰“God”的西方人來說,人們是不可以用“God”來作比喻的。但是在中國,“God”在人們的頭腦中是模糊的,是看不見的,所以用“上帝”來作比喻不覺得有什[qh]
么不妥。因為“king”威嚴、不可侵犯、受人尊敬,所以西方人就用“國王”來比喻“顧客”。另外一種解釋是:“God forgives.”(上帝會寬恕。)而永遠不要指望“King forgives.”,因為在現[qh]
實生活中,也不能指望“Customer forgives.”,所以要把“顧客”比喻成“國王”,而不是“上帝”。[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