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給我買什么涮鍋,直接給錢就好。
婚禮服務業人士表示,越來越多的新郎和新娘希望收到實實在在的鈔票作結婚禮物。然而,如何將這一愿望得體地傳達給賓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傳統的結婚禮物幾年前就開始逐漸失寵,與此同時,面向婚禮賓客推出資助新人度蜜月服務的網站開始興起。眼下,新的經濟現實進一步確立了新人們的首選目標。
現在人們結婚的年齡越來越晚,比如說──男性平均要到27.5歲,女性要到25.6歲才會結婚──這就意味著新人們通常已經自己買了房子,而且還負擔著沉重的信用卡債務。近來,一落千丈的資本市場也使得現金──比起攪拌器之類的東西來──更受青睞,也更派得上用場。
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難于啟齒的話題。但是,新郎和新娘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在不得罪親友的情況下鼓勵他們用現金作為結婚禮物。
保持敏感
在把金錢明確作為禮物選項之前,新人們應該考慮賓客會對此做出什么樣的反應。婚慶專家表示,對于把金錢作為結婚禮物的接受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與地域有關。許多在紐約和洛杉磯參加婚禮的人認為現金作為禮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美國中西部這樣的情形并不普遍,而美國南部的一些人則認為,這種做法太沒有人情味,所以在那里舉辦婚禮的新人或許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戰勝這種“反對現金禮物”的情緒。
越來越多的新婚夫婦都希望在婚禮上收到裝著喜錢的紅包,而不是傳統的賀禮。怎樣才能不失禮節地向賓客傳達這一敏感意愿呢?紐約婚慶網站theknot.com的執行編輯麗貝卡·道根(Rebecca Dolgin)給新婚夫婦們支招了。人們的反應也可能與年齡有關。紐約婚慶網站theknot.com執行編輯麗貝卡·道根(Rebecca Dolgin)說,盡管年輕人能夠接受這種潮流,但父母和祖父母的朋友或許會對這個主意感到不安。老年人通常仍更傾向于贈送實實在在的禮物,因為他們相信,這能讓新人在拆開禮物時享受到那份驚喜。
有些人說,眼下的經濟形勢讓人們在談論金錢時能減輕不安感,這意味著來自密西西比州的年長賓客或許會比從前更樂意開張支票作禮物。當然,經濟衰退還意味著支票上面的數額或許會很小,因為賓客自己經濟上可能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