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克服中式英語的倆種技巧
如何才能克服中式英語呢?從基礎上講,首先要結合業務加強政治學習,吃透報告精神,不要停留在字面意思,避免因缺乏政治知識造成歧義。其次,要加強業務學習,熟悉英文詞法句法特點,避免將中文搭配強加在英文上。筆者通過參與歷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其它全國人大會議文件的翻譯,認真研讀推敲文件英譯本,留心搜集了一些如何在實踐中解決中式英語問題的技巧與范例。歸納起來可分為兩種技巧:替代重復指稱和使用主從結構。下面以十屆人大一次會議朱镕基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的英譯本為例。
1.替代重復指稱
英語不喜歡重復,漢譯英時要想方設法避免重復,主要手段有用代詞代替、縮短或去掉修飾成分、使用概括性名詞和變換用詞等。
⑴用代詞代替
例1.實現了千百年來圍湖造田、與湖爭地到大規模退田還湖的歷史性轉變。
This represented a great shift from the centuries-long history of reclaiming farmland from lakes to restoring it to them on a large scale.
這個例子,原文“湖”出現三次,“田”出現兩次,而譯文中lakes和farmland只出現一次,再次出現使用了代詞it和 them來代替。既避免了重復,又增加了連貫性。原文中“圍湖造田”“與湖爭地”屬同意反復,省去一個即可。英語中的代詞可分為七、八種,可見代詞在英語中比在漢語中用得多。使用代詞代替名詞是漢譯應時避免重復、簡化譯文的一個常用的手法。
⑵縮短修飾成分
例2.進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水利建設。五年全國水利建設投資3562億元,扣除價格變動因素,相當于1950年到1997年全國水利建設投資的總和。
We buil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on a scale larger than any other tim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investment in these projects nationwide totaled 356.2 million yuan for the five years, which was equal to the total investment in this field from 1950 through 1997 after adjusting for price changes.
原文“水利建設”出現三次,譯文中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僅出現一次,第二次用指示代詞these將定語縮短,第三次用概括性名詞field代替。保留中心詞、簡化或省略修飾成分,可以避免重復指正。
例3.…2002年5月份,國務院召開全國增收節支工作電視電話會議…2002年9月份,國務院再次召開全國增收節支工作會議…
…in May 2002 the State Council held 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creasing revenue and reducing expenditures …in September 2002, it held another conference…
相同內容的會議第二次出現時,只保留中心詞conference,其它修飾成分用another代替,既避免了重復,又使兩次會議的同一目的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