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湯臣大酒店是浦東第一家五星級酒店,接待了一大批國內外賓客。
Tomson Hotel, the first five-star hotel in the Pudong New Area, has hosted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guests.
2.上海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收藏有五千多幅中國傳統國畫。
Shanghai Museum, one of the largest in China, has a collection of over 5,000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s.
3.上海是中國的工業中心,上海至歐洲和北美地區的出口量持續增長。
Exports from Shanghai, the nation’s industrial hub, to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are on the rise.
4.上海是個充滿活力的大都市,上海市民的居住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Shanghai, a vigorous cosmopolitan city, is witnessing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housing conditions for the local residents.
5.市場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引發了新一輪國產彩電價格大戰。
A major change in the market disposition pattern has given rise to a fresh round of color TV price war among home TV
manufacturers.
6.香港回歸祖國,標志著“一國兩制”構想的巨大成功。
Hong Kong’s return marks the great success of the concept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1.其實,全球后工業化過程中,看看上海浦東、吉隆坡雙子塔和美國世貿廢墟等為“第一高樓”爭得打破頭,看看一幢樓里一模一樣的房子高一層即貴一萬元,便可明白人類這種登高望遠的野心。即使“上九天攬月”也不再是嫦娥或庫布里克的奧德賽之夢了,從加加林的首航和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到美國富翁狄托那次昂貴卻貨真價實的太空旅游,人類才花了二十幾年。據說兩年內將啟動的Sub-Orbital
Flights子軌道飛行,每人只需5萬美金就可以預定座位了。如果張雨生還活著的話,想去月球他就去吧
2.有觀點就必然有差異,即使是不同的聲音在媒體中也都擁有了發表的空間(鳳凰衛視的《時事辯論會》節目中,擁戰派和反戰派的嘉賓就吵得不亦樂乎)。這充分證明適當地拓廣輿論空間,并不會打破一個社會的秩序和穩定。相反恰恰是在不同觀點的沖撞中,使得公眾得以從不同的角度接受信息、思考問題,而一種平衡的輿論機制正在潛移默化中自發形成。
3.上海在縮短與國際大都市硬件上的時差的成績還體現在城市天際線的高度上。1932年,24層的上海國際飯店建成,當時號稱遠東第一高樓,并在50年內保持著上海第一高樓的身份,直到——深圳超過了它,北京超過了它,上海自身以幾千座摩天建筑超過了它。任何一座最高建筑最多只能“各領高度三五年”,然后被更高的建筑取代,這種建筑的宿命與城市努力縮短國際時差的動機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