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1:對話部分考社會熱點內容,多與中西方文化交流有關。
近幾年真題出現過的內容:
外國人看中國文化;倫敦文化和中國春節;姚明在美國NBA;中國人和外國人對麥當勞不同的看法;新一代居民身份證;上海和上海世博會;討論世界地球日。
復習建議:
這部分考試時間8分鐘,難度最低,考察學生的基本聽力和口語能力。這20分是學生必須要搶的20分。復習時要緊緊扣住熱門詞匯和近期熱門話題,對于中國和英美一些特有的背景詞匯要特別突擊一下,比如考試出現的中國"古錢","春聯","麥當勞"。
規律2:英譯漢部分考大會發言,多為大會的基調發言。
近幾年真題出現過的內容:
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崛起; 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全球氣候變暖;亞洲的價值與繁榮;科學、信息和社會;介紹艾滋病;英國王妃戴安娜的新聞。
復習建議:
最早的考試可以忽略不計,戴安娜為新聞體,艾滋病過于專業,因此最近5次考試再也沒有重復過這樣的題型。因此,復習時應該緊緊扣住大會英語,背記有關大會英語的詞匯和高頻句子。人事部指定教材的英譯漢內容基本都是大會的演講,尤其是外國人來到中國參加各種大會的演講,以及世界重大會議的基調發言,廣大同學應用聽譯-視譯-聽譯的辦法復習,相信指定教材對考試的指向性。不要過分偏離教材,按照自己的想象復習。考試時的策略是,這40分拿到一半就是勝利,把標準調低一點,努力堅持,不要被不會的東西嚇住,從而產生放棄的心理,或徹底地胡說八道。
規律3:漢譯英部分考外交式的嚴肅講話,或介紹中國政策和特色。
近幾年真題出現過的內容:
北京市新春致詞;香港和香港經濟;介紹秦始皇兵馬俑; 新加坡和新加坡經濟;亞洲經濟和中國經濟;中英外交關系;中美外交關系。
復習建議:
這部分的內容最為穩定,復習時抓住指定教材中大而空的漢譯英內容,因為口譯書上的漢譯英部分都是中國的領導在重大場合或重要時刻對外國人的講話,以上每一次考試都有教材的影子。考試時要從這里拿走30分以上,因為漢譯英的要求會相對較低,大體說出意思就行,這畢竟是三級考試,不必在語言的細枝末節方面或所謂的"地道"方面太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