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題目
西南大學2012年翻譯碩士真題
根據下面的文字要求寫一篇現代文,體裁不限,但不能寫成詩歌或戲劇。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株葡萄樹結了不少葡萄,花匠很高興,便摘了一些送給了一個商人,商人一邊吃一邊說:“好吃,好吃,多少錢一斤?”花匠說不要錢,但商人不愿意,堅持把錢付給了他。花匠又把葡萄送給了一個當干部的,他接過葡萄后沉吟了良久,問:“你有什么事要我幫忙嗎?”花匠再三表示沒有什么事,只是想讓他嘗嘗而已。花匠又把葡萄送給了一位少婦,她有點意外,而她的丈夫則在一旁一臉的警惕。看樣子,他極不歡迎花匠的到來。花匠又把葡萄給了一個過路的老人,老人吃了一顆后,摸了摸白胡子,說了聲“不錯”,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請你全面理解材料,任選一角度,自己確定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構思謀篇
這篇材料作文有現實的針對性。花匠一片好心,奉送葡萄,卻遭到了種種猜疑與戒備,這著實讓人感嘆。這是一篇具有哲學色彩的材料。花匠的本意,與他人眼中花匠的意圖截然不容,是因為他們并不了解彼此,也可以說是他們之間存在著隔闌。商人、干部、夫妻都對花匠送葡萄的行為很謹慎,人與人的相處多了猜疑與戒備,少了溝通和理解。因此,本篇作文的立意方向,可以是:人與人相處時應當理解和溝通,消除隔閡,打開心窗。
參考范文
理解
理解是什么?它是風,吹散戰爭前那一簾硝煙彌漫的紗幕;它是雨,點滴在受蒙蔽的心靈上,滌去塵埃。生活中,無論何時何地,父母與子女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甚至陌生人之間都需要理解。沒有理解,人與人之間將會變得冷漠無情。
理解別人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君子的雅量。生活中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如果你都能經常抱著理解別人的心態去和人交往,就可以化解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化千戈為玉帛自己也會有一種天寬地闊的舒暢感覺。比如:坐公交車的時候有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腳,可能踩痛了你,可能弄臟了你的鞋子,其實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別人也是因為車的慣性而身不由己,誰也不想故意踩到你;也許你也遇到過相同的情況,若別人是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你一番,而你也不服氣地頂上一句,那矛盾就會產生,甚至惡化。原本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如果我們可以平靜一些,以寬容和理解來相互理解,又怎會有不快?
理解,就是超越狹隘的個人經驗和個人好惡,以開放的胸懷去體察他人的處境、感受和想法,從而消除誤解與隔閡,造就和請融洽的人際關系。它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要好的朋友轉目成仇,缺乏的便是對對方的理解。因一些小事彼此誤會,逐漸失去彼此之間的信任,因而他們的關系才會越來韙疏遠。
理解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誰都知道,在漫長的人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障礙和挫折;誰都明白,要繼續前進就要將障礙消除。必須記住,要消除障礙就要學會理解。巨人姚明剛進入NBA的時候,在語言溝通與其他很多方面都不是很方便,但他的隊友理解姚明的難處,大家互相幫助,使他很快就融合到了球隊中。姚明和他的隊友就是因為能相互理解,所以互相幫助,克服了語言的障礙,跨越了國籍的界限,使他們凝聚為一股強大的力量,使他們能夠向前加速前進。乒乓球世界冠軍王楠曾經有一段時間出現過低谷,但她的教練和朋友都沒有放棄她,并能夠理解她關心她,使她消除了隔膜,重新回到隊中。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相互理解,那么擋在我們面前的障礙一定會被消除的。
如今,人們在享受著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把自己關進了自己營造的小天地,于是與人少了一分交流,少了一分溝通,多了幾分猜疑,多了幾分戒備。從某種程度上說,現代社會的進步是以人際關系的冷落為代價的。拆除心墻,打開心窗,多溝通,多交流,人關系才會變得融洽,充滿溫馨!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別人的人是高素質大境界的人,是豁達大度的人,也是厚道善良的人,同時也是充滿愛心的人。理解是一種潤滑劑,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摩擦;理解是人生宴席上的調味品,有了它,人生才有滋味;理解是生法之舟上的一盞燈,照亮了別人也照亮了自己。
范文賞析
本文對材料的理解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理解。以理解為題,以“理解是什么”開篇。全文緊扣“理解”一詞,點明了理解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用了大量排比句式,既增加了文章的氣勢,也使文章平添了許多抒情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