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譯文,忽略了說話人的語氣。其實,西蒙是在抨擊大學(xué)評級制度。他說話時,前面直接用了archaic,prescientific和bureaucratic幾個貶義詞,而后面的褒義詞accurate實際上是一個反語。因為我們知道,警察在估計示威人數(shù)時只能說出大概,往往和實際人數(shù)出入很大,極不準確。所以說話人所表達的真正含義是not accurate,或inaccurate。這樣,可理解成about as inaccurate,as police estimates of crowds of peace marches,譯成漢語就是:“簡直同警察估計和平示威人數(shù)一樣不準確。”也就是把accurate反過來譯,即反譯。
以上例句是通過分析說話人的語氣來采用反譯法正確表達語義的。有的句子前面所表達的意思是否定的,但根據(jù)這個意思得出來的結(jié)論卻是肯定的。為了使其真正含義不至于前后矛盾,我們也采取反譯后面結(jié)論的方法。
(2)This sort of situation highlights a critical weakness in the ANC leadership: accountability.
如按字面則譯成:
這種情況突出了非國大領(lǐng)導(dǎo)層方面的極為嚴重的弱點:有責任心。
“有責任心”怎么能是“弱點”呢?這種譯文顯然是錯誤的。作者在句尾所表達的真正含義其實和前面提到的“弱點”是一致的,即可理解成unaccountability。那么全句應(yīng)譯成:這種情況突出了非國大領(lǐng)導(dǎo)層方面的極為嚴重的弱點,玩忽職守(無責任心)。
還有一些句子則通過正確理解上下文,仔細推敲關(guān)鍵同的實際含義,再相應(yīng)采取反譯法進行翻譯。
(3)In fact, the willingness to experiment is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s, and it seems to be rooted in confidence rather than security.
實際上,樂于進行試驗是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它來源于信心,而不是出于不穩(wěn)定感。
綜上所述,所謂反譯法即把原文中個別詞語(大多為名詞或形容詞)否定或取其反義之后再翻譯成漢語,以便譯文和原文所表達的真正含義相一致。這就要求我們能正確理解原文,弄清作者所抱的思想感情和運用的語氣,同時又要熟知漢語已有的習(xí)慣表達方式。而這些能力只有通過不斷的翻譯實踐才能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