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60分)
1、習慣誤差
2、無關變量
3、月亮錯覺
4、雙手調節器
5、雙耳時間差
6、單盲實驗
7、動景盤
8、全部報告法
9、兩點閾
10、知覺辨認
11、虛驚率
12、警戒水平
二、問答題(每題20分,共40分)
1、指出并分析下面實驗中的自變量、因變量和控制變量,并指出此實驗得出了什么結果。
萊博維茨(Lelbowitz,1967)研究了年齡與形狀恒常性的關系。在他們所用的實驗儀器中,首先呈現給被試一個物體,這是一個可以傾斜成各種角度的圖形。實驗讓被試在四種傾斜角度的比較刺激中選擇一個與觀察刺激看起來同樣的形狀。這些比較刺激是一系列從圓形到逐漸拉長的橢圓形。被試年齡范圍從4-21歲。實驗中許多條件可以利用。圖8-30是觀察刺激在兩種傾斜角度下不同年齡被試的形狀恒常性保持程度曲線。
圖8-30 不同年齡被試對兩種傾斜角度不同刺激的觀察之恒常性曲線(采自Lelbowitz,1967)
2、簡述記憶研究的過去、現在和展望(側重理論和方法上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