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翻譯:
當一場新的藝術運動形成某種時尚時,理應弄清其倡導者的目標所在,因為無論他們的準則在今天看來是多么牽強附會、不可思議,將來都有可能被視為正常的。然而,就未來派詩歌而言,情況卻相當不同,因為無論未來派詩歌為何物——即使承認其理論根據可能正確,也很難稱之為文學。
簡而言之,未來派詩人宣稱:一個世紀以來,過去的生活一直在有條件地急劇變化;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喧囂、暴力和快節奏的世界之中。因此,我們的感情、思想和情緒都經歷了相應的變化。未來派詩人聲稱,這種加速的生活節奏需要一種新的表達形式。如果我們想詮釋現代生活的壓力,就必須加快文學發展的步伐。我們必須大量使用基本詞匯,擺脫句號,修飾性形容詞及限定動詞的羈絆。我們不應描繪聲音,我們必須造出模仿聲音的詞語;我們必須在同一張紙上使用不同型號和不同顏色的墨水,任意縮短或加長詞語。
他們對戰斗的描述確實讓人很難理解。但是讀到一句描寫戰斗的詩行的注解時,則令人有點生厭,注解中說該詩描寫了一名土耳其軍官和一名保加利亞軍官在一座橋上發生了搏斗,結果雙雙從橋上掉進河中——結果,詩把他們兩人落水的聲音和體重寫在了一起:“撲通!撲通!185公斤。”
盡管這符合未來派詩歌的規則和要求,卻很難被歸入文學之列。實際上,沒有一個善于思考的人會拒絕接受他們的第一個觀點:即情感生活的巨大變化要求表達方式也隨之變化。實際問題是:我們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嗎?
v. 減輕,救濟,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