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憑回憶,問答題比較完整,后面的數據太多,記不住。
一、問答題
1、試比較企業合并中的購買法和權益結合法。(10分)
(真是當頭一棒啊!據復試時周邊的有關大牛透露,此乃“高級財務會計”寶典上所載的特殊技。可以啊,我是跨專業修行,還沒到那個等級得到這個寶物,所以我,發懵中......)
2、分析作業成本法、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特點以及它們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12分)
(誰潑我涼水?謝謝!總算清醒了一點)
3、在新的制造環境中,成本管理會計產生了顯著的變化。試表述變化的主要表現及原因。(13分)
(涼水呢?我要涼水!!!)
4、什么是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和可靠性?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和可靠性能否達到和諧的統一?為什么?你認為目前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應側重于相關性還是側重于可靠性?為什么?(15分)
(算了,能寫點什么就寫點什么吧。)
二、
1、(20分)一張合并報表
方法一:母公司減持子公司的股份額,從80%到62.5%
方法二:子公司另發行股票,使母公司享有的股份額降到62.5%
假設確認出售損益,寫出兩種方法的會計分錄。
分別計算兩種方法下的少數股權。
(哈哈,終于碰到一道好題。)
2、(20分)2003年1月1日甲乙公司專營權協議,初始專營費用500000,5年專營權(含2003年)。乙公司首付100000,其他出具票據,每年末支付80000。10%,5年的年金現值3.79079。
(1)甲為乙選址,如乙不滿意,可退還首付。甲并沒有開始選址的實質性工作。票據預計能收回。一共五種,寫出每種情況的會計分錄。
(神啊!救救我吧!)
3、(10分)根據多個產品的邊際貢獻計算保本點銷售量和利潤。
(恨啊!為什么只有10分?難道不會弄個50分什么的?)
然后是篇英文翻譯,今年考的是會計四大基礎假設。
口試
第二天口試的時候先英語后中文,如果你是相關專業的,他會問你一些專業知識;
如果你是跨專業的,那他的問題就沒有什么定勢,隨便問些東西。
我問的幾個英文問題是,
1、什么專業?
2、原專業有多少課程?
3、說出幾門課的名字。有沒有學過一點管理和經濟的課?
4、有的話就說學了哪幾門。
5、為什么跨專業考?
中文問題:
如果你被錄取了,你有什么計劃?
共有三組,情況不盡相同,每人問的問題也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