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60分)
(一) 名詞解釋(12 分)
1.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2. 壟斷價格
3. 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4. 企業集團
(二) 辨析題(16分)
5. 資本主義信用制度是促進資本集中的強有力杠杠。
6. 剩余價值到利潤的轉化,不僅是一種質的轉化,而且二者在量上也不相等。
7. 我國的國有企業只能由中央政府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進行管理。
8.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就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三) 簡答題(16分)
9. 簡述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
10. 周轉時間的構成及影響其長短的主要因素。
(四) 論述題(16分)
從市場客體結構角度論述我國市場體系的構成及如何使之健全。
西方經濟學(90分)
(一) 單選(30分)
1. 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某一食物的需求將減少,如果此命題為真,那么該食物是()
A. 奢侈品
B. 生活必需品
C. 劣等品
D. 單一彈性商品
2. 假設小王每月花24元用于租VCD或者看電影,當VCD的租用價格和電影票的價格都是4元時,他租借3張VCD,購買3張電影票;后來VCD的租借價格下降到2元,而電影票的價格上升為6元,此時小王租借6張VCD,購買2張電影票,那么價格變化后的效用比價格改變前的效用()
A. 增加
B. 減少
C. 不變
D. 無法做出比較
3. 假定生產某種商品的原料價格上升,那么該商品()
A. 供給曲線向右方移動
B. 供給曲線向左方移動
C. 需求曲線向右方移動
D. 需求曲線向左方移動
4. 當劣等品的價格下降,而其他情況不變時()
A. 替代和收入效應相互加強導致該產品的需求量增加
B. 替代和收入效應相互削弱導致該產品的需求量減少
C. 替代效應傾向于增加該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應傾向于減少其需求量
D. 替代效應傾向于減少該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應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5. 1997年小李將他全部收入用在兩種商品X和Y上,與1997年相比,1998年商品X和Y的價格都上升了8%,1998年小李消費的X和1997年一樣多,但他消費的Y卻比1997年少,因此我們可以斷定()
A. Y的需求收入彈性大于零
B. Y的需求收入彈性小于零
C. Y的需求收入彈性等于零
D. 相對價格沒有改變,因此小李行為非理性
6. 在長期中,下列成本中的哪一項是不存在的()
A. 不變成本
B. 平均成本
C. 機會成本
D. 隱含成本
7. 一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廠商使用兩種生產要素:K、L,生產既定數量的產出水平。如果要素K的價格增加,而L的價格保持不變,則其對要素K的需求將()
A. 增加
B. 減少
C. 不變
D. 根據不同生產技術決定
8. 如果廠商追求的目標函數是利潤最大化,那么它在短期的經營應該滿足條件()
A. MC=MR
B. AC=MR
C. MR=0
D.MC=MR且P不小于AVC的最小值
9. 假設所有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沒有政府的調節與稅收,如果右圖中的E點是一般均衡時的產量,那么() 【圖略】
A. AB線的斜率是食品和食物的價格比率
B. C點的斜率給出了要素價格的比率
C. 生產可能性曲線的斜率等于要素價格比率
D. 上述說法均不正確
10. 假如對于蘋果與桔子,小王更喜歡蘋果,小李更喜歡桔子,水果的價格對兩人是相同的。在效用最大化時有()
A.小王的蘋果對桔子的邊際替代率大于小李的
B.小王將消費比他現在有的還要多的桔子
C.兩人的邊際替代率相等
D.上述說法均不準確
11. 假定一個利潤最大化的企業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雇傭勞動。如果勞動的邊際收益產品大于工資,企業將()
A. 提高工資率
B. 增加雇傭的勞動量
C. 降低工資率
D. 減少雇傭的勞動量
12. 隨著工資率的不斷提高,如果具備下列哪一個條件,勞動供給曲線就向后彎曲()
A. 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是同方向的
B. 工資率高于最低工資
C. 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
D. 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
13. 下列哪一種物品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
A. 城市公共汽車 B. 收費通過的橋 C. 國防 D. 藝術博物館
14. 如果政府對某種物品的生產給予補貼,那么()
A. 產品的供給曲線將向下移動,產品價格下降,交易量增加
B. 產品的供給曲線將向上移動,產品價格上升,交易量增加
C. 產品的需求曲線將向下移動,產品價格下降,交易量增加
D. 產品的需求曲線將向上移動,產品價格上升,交易量增加
15. 在下列各項當中,與貨幣需求無直接關系的是()
A. 投機動機 B. 貯存動機 C. 謹慎或預防性動機 D. 交易動機
16. 一個能夠在兩個市場實行差別定價的壟斷者將會()
A. 通過商品價格和銷售量使兩個市場上的需求價格彈性相同
B. 在需求曲線更具有彈性的市場定更高的價格
C. 在需求曲線更具有彈性的市場定更低的價格
D. 在需求曲線越高的市場出售越多的商品
17. 下列哪一項能夠引起X商品市場的供給曲線向左移動()
A. 居民的收入增加了
B. 政府對每一個X商品征收1元錢的稅
C. 生產X商品的要素價格下降了
D. 居民對X商品的偏好減少了
18. 在由技術進步引起的完全競爭行業的長期均衡當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產品價格將降低
B. 行業產量將增加
C. 廠商利潤將增加
D. 廠商的平均成本將降低
19. 根據乘數-加速數模型,直接影響國民收入波動的是()
A. 太陽黑子的出現頻率
B. 技術創新周期
C. 儲蓄習慣
D. 亞馬遜熱帶雨林中,某個昆蟲翅膀震動的頻率
20. 引起IS曲線向左移動的原因是()
A. 政府決定降低個人所得稅
B. 政府決定通過中央銀行減少貨幣供給
C. 政府決定取消原有的冬季采暖補貼
D. 政府將原計劃用于進口設備的資金投入到修建公路中
21. 對于極端凱恩斯主義的IS-LM模型,當經濟處于蕭條期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對私人投資不產生“擠出效應”;宜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B. 對私人投資不產生“擠出效應”;宜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C. 對私人投資產生百分之百的“擠出效應”;宜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D. 對私人投資產生百分之百的“擠出效應”;宜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22. 為了在增加收入的同時保持利率不變,應采取以下哪一種混合經濟政策()
A.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與適應的擴張性貨幣政策
B.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與適應的緊縮性貨幣政策
C. 緊縮性的財政政策與適應的擴張性貨幣政策
D. 緊縮性的財政政策與適應的緊縮性貨幣政策
23. 利用IS-LM模型分析,如果其它條件不變,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將會出現()
A. LM曲線向右移動,利率上升,國民收入增加
B. LM曲線向右移動,利率下降,國民收入增加
C. LM曲線向左移動,利率上升,國民收入減少
D. LM曲線向左移動,利率下降,國民收入減少
24. 封閉經濟中,定額稅和政府購買以相同的數量增加,會使IS曲線()
A. 不變
B. 向右平移
C. 向左平移
D. 改變斜率
25. 對于長期總供給曲線,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 如果價格水平上漲,曲線向右平移
B. 如果稅收增加,曲線向左平移
C. 如果勞動生產率提高,曲線向右平移
D. 如果政府支出減少,曲線向左平移
26. 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A. 如果沒有投機貨幣需求,則LM曲線是水平的
B. 如果沒有投機貨幣需求,則LM曲線是垂直的
C. 如果LM曲線斜率為正的話,增加實際貨幣供給對LM曲線沒有影響
D. 如果LM曲線垂直的話,增加實際貨幣供給對LM曲線沒有影響
27. 假設某國某年出現嚴重自然災害,使當年所有農作物產量銳減,則會出現()
A. 總需求減少,價格水平上升,國民收入減少的“滯脹”現象
B. 總需求減少,價格水平下降,國民收入減少的經濟衰退現象
C. 總需求減少,價格水平上升,國民收入減少的“滯脹”現象
D. 總需求減少,價格水平下降,國民收入減少的經濟衰退現象
28. 下面哪一項對貨幣創造乘數沒有決定性影響()
A. 法定準備金率
B. 超額準備金率
C. 現金-存款比率
D. 市場利率
29. 在以下對哈羅德模型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 當實際增長率等于勞動增長率時,國民收入就可以實現充分就業的均衡增長
B. 當實際增長率大于有保證的增長率時,產出水平進一步擴大
C. 當實際增長率大于有保證的增長率時,產出水平將越來越小
D. 當經濟活動偏離了均衡增長時,市場本身會將其自動調整到均衡增長的狀態
30. 根據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可以提高均衡產出水平的是()
A. 儲蓄率的提高
B. 勞動增長率的提高
C. 資本-產出比的提高
D. 人口增長率的提高
(二)簡述題(45分)
1. 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短期均衡。
2. 浮動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逆差的調整過程。
3. 在貨幣政策博弈中,博弈雙方貨幣當局和工會的策略分別是:是否增加貨幣供給和是否提高工資。其支付矩陣如下:
政府
不增 增
(6,6) (1,8)
(8,1) (2,2)
工 不增
會 增
說明:
(1)單期靜態博弈的結果;
(2)根據跨期博弈討論“規則”及其信譽。
(三)證明和計算題(15分)
1. 如果要素市場是完全競爭的,試證明:MPL/PL=MPK/PK=1/MC (MPL為勞動的邊際產量...)
2. 假定有n個古諾寡頭,每個廠商有相同的不變單位生產成本c,市場反需求函數是p=a-Q,其中p是市場價格,Q=∑Qi是總供給量,a是大于零的常數。每個廠商i的戰略是選擇產量Qi;最大化利潤∏i=Qi(a-Q-c),給定其他企業的產量q。求古諾均衡產量和價格如何隨n的變化而變化?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