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每小題1分,共18分)
1.界定財政職能范圍的基本理論依據是____。
2.以財政支出是否具有直接的補償性為標準分類,可將財政支出分為____和___。
3.外債適度規模的實質是_______。
4.國有資產所有權界定應遵循"______"的原則進行,不應以_____來界定資產的性質。
5.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______÷______)×100%。
6.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核心是解決國有資產管理的_______關系問題。
7.國有企業計劃虧損補貼的彌補方式是_______。
8.在中央與地方之間劃分支出的根本依據是_______。
9.中央預算的編制內容包括本級預算收入和支出.返還和補助地方的支出及____。
10.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可以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期間費用有三項,即____.____.____。
11.企業在繳納所得稅時,應將利潤總額進行調整。帳面利潤與應稅利潤的差異可以分為______和______兩種。
12.稅收三性是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3.稅收的_____職能是稅收的首要的.基本的職能。
14.1958年改革工商稅制,試行_____,它是將原來的_____.___._____和_____合并而成的。
15.凡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__.___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均為增值稅的納稅人。
16.生產型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____免征企業所得稅,_____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17.投資方向調節稅實行____的征收方法,其核心是采用_____制度。
18.印花稅的征稅對象是________。
二、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9分)
1.從性質和目的性等方面來看,社會保障與商業保險之間存在的區別表現為社會保障自身特點( )
A.強制性 B.社會性 C.福利性 D.互濟性 E.無償性
2.財政收入中非強制收入包括( )
A.稅收收入 B.規費收入 C.貨幣發行收入 D.罰款收入 E.捐獻收入
3.為了達到抑制社會總需求的目的,應該是( )
A.增加稅收 B.減少稅收 C.增加財政補貼 D.減少財政補貼 E.增加財政支出
4.政府公開向社會發行債券的主要方式有( )
A.直接推銷 B.特別發行 C.委托銀行及其它金融機構代售 D.在金融市場出售債券 E.支付發行
5.衡量財政支出增長的相對量指標包括( )
A.財政支出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的增長 B.財政支出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增長 C.財政支出彈性 D.邊際公共支出傾向
6.我國由_______向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預算草案,經審查批準后,即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
A.各級政府 B.各級計劃部門 C.各級財政部門 D.各級審計機關
7.預算收支編制的方法按是否延續以前年度的收支因素為標準分為( )
A.業績預算法 B.零基預算法 C.經費預算法 D.基數法
8.預算調整是由于在預算執行中因特殊情況( )
A.使原批準的收支平衡的預算總支出超過總收入 B.使原批準的預算中舉借債務的數額增加的 C.因上級政府的稅收返還引起預算收支變化的 D.因上級政府給予補助引起預算收支變化的
9.最佳資本結構的衡量標準是( )
A.資本成本最小 B.投資風險最小 C.權益資本凈利潤最高 D.勞動生產率最高 E.企業價值最大
10.下列各項屬于稅后利潤分配的項目有( )
A.資本公積金 B.盈余公積金 C.公益金 D.優先股股利 E.普通股股利
11.下列支出中,不能列入成本費用的有( )
A.對外投資支出 B.各項罰款.贊助和捐贈支出 C.無形資產攤銷D.壞帳損失 E.土地使用費
12.全民所有制企業中,哪些資產不能界定為國有資產( )
A.國家資本金 B.接受捐贈的資產 C.以團費.黨費.工會會費購建的固定資產 D.用公益金建造固定資產
13.產權交易按交易方式劃分,應包括( )
A.購買式 B.承擔債務式 C.兼并式 D.吸收入股式
14.稅收是憑借( )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A.國有資產所有權 B.國家對納稅人提供的服務 C.政治權力 D.人權
15.下列稅種中屬于直接稅的是( )
A.消費稅 B.關稅 C.財產稅 D.營業稅
16.我國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納稅人境外所得依照中國稅法的有關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其計算方法是( )
A.不分項不分國計算 B.分國不分項計算 C.分項不分國計算 D.分國分項計算
17.稅收要素包括( )
A.納稅環節 B.納稅人 C.稅率 D.征稅對象
18.在哪幾種情況下,只開具普通發票而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
A.向消費者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 B.銷售免稅貨物的 C.銷售時給予消費者銷售折扣 D.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
19.下列物品中屬于消費稅征稅范圍的有( )
A.汽車 B.煙酒 C.鞭炮.焰火 D.汽車和柴油
三、判斷分析并說明理由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把年度債務收支記入正常財政收支范圍時,收支相抵所形成的差額,一般稱之財政軟赤字。( )
2.從公平目標考察,收入或財富的再分配職能放在地方政府一級更加合適。( )
3.產權關系即是指所有權與所有權之間的關系。( )
4.普通年金與即付年金的區別僅僅在于付款時間的不同。( )
5.按《預算法》規定,各級政府必須從當年預算收入中設置和補充預算周轉金。( )
6.已繳入國庫的預算資金,如有特殊情況需要退庫,只要在國家規定的退庫范圍內就能辦理。( )
7.預算調撥收入不是當年預算實際收入。( )
8.納稅人與負稅人有時是重合的,有時是分離的。( )
9.在我國,地方稅主要是指稅收收入.稅收立法權均歸地方的稅種。( )
10.我國個人所得稅在征稅方式上選擇的是綜合征稅制。( )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8分)
1.外部經濟
2.資產評估
3.融資租賃
4.收入遞增包干
5.定額稅率
6.關稅稅則
五、計算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某公司從外地購入生產設備一臺,購買價格8500元,運輸費用800元,安裝調試費用700元,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殘余價值為800元,清理費用400元。該設備上年年底投入使用。根據資料,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該設備各年度的折舊額。
2.推導下列公式,并說明在何種情況下使用些公式:
完稅價格=國內市場批發價÷〔(1+進口關稅最低稅率+20%)+(1+關稅稅率)÷(1-消費稅率)×消費稅率〕
六、問答題(每題15分,兩題任選一題)
1.分析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功能差異?
2.如何理解財政的穩定職能?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考研頻道 > 考研專業課 > 中央財經大學 > 正文
?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