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 業:發酵工程 食品科學
課程名稱:生物化學與微生物學
生物化學部分(75分)
一、 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20分)
1、snRNP
2、hnRNA
3、粘性末端
4、蛋白質芯片技術
5、SD-Sequence
6、組成酶和誘導酶
7、cccDNA
8、蛋白質變性和復性
9、兩性電解質
10、增色效應
二、 填空題(每空1分,共28分)
1、蔗糖是否為還原糖 。
2、常數表征酶的催化效率。
3、發現TCA循環, 發現化學滲透學說。
4、E.Coli DNA Pol I 經酶切,得到大小兩個片段,其中大片段具有 酶活性和 酶活性,稱為 片段。
5、請舉出3種對糖酵解途徑具調控作用的物質并指出其作用: 對相應的酶起 作用, 對相應的酶起 作用, 對相應的酶起 作用。
6、 和 兩種氨基酸在蛋白質中出現一般都會引起蛋白質α-螺旋結構的破壞。
7、請判斷下列生物代謝過程可生成的ATP摩爾數:
在無氧條件下,1,6-二磷酸果糖到丙酮酸能生成:( )
L-谷氨酸脫氨后經TCA徹底氧化: ( )
8、現有下列DNA雙鏈(只示出一條鏈):
A. AAATTATAGTTTTTTAG C. ATTAGGCGCGCGCGGT
B. GCAGCAGCTGCAGGTG
其Tm值從大到小排列如下: 9、假如有下列代謝途徑:
E1 E2 E3 E4 E5 E6
A B C D E F G
請你判斷:
上述反應中受G反饋抑制的酶有: 和 ,受F反饋抑制的酶可能有: 和 可能是同工酶的有: 。
10、科學家在研究細胞代謝調控時發現,當向微生物培養基中加入A物質時,微生物合成B物質的能力迅速增強,于是他分離到催化合成B物質的酶C于是他判斷該酶可能是一種 ,A可能是該酶的 。后來他又發現在D物質的誘導下微生物合成了物質E,但是E的產生需要10分鐘,他于是又分離到了催化該物質合成的酶F,他判斷該酶可能是一種 。
三、 判斷題(每題1分,共15分)請在括弧中填入:正確“√ ”錯誤“×”
1、紫外線照射可使DNA互補雙鏈間形成T^T( )
2、所有的終止子都依賴ρ因子( )
3、抑制RNA合成絕不會抑制DNA的正常復制( )
4、一個肽平面是由一個氨基酸殘基構成的 ( )
5、DNA復制需要RNA引物,RNA復制則不需要引物( )
6、蛋白質進化過程中構象是不易變的( )
7、由于遺傳的密碼兼并性,一個氨基酸可以有幾種tRNA ( )
8、蛋白質在熱力學上最穩定的構象是自由能最低的結構( )
9、當一種大腸桿菌突變型為DNA聚合酶III的3’-5’外切酶缺陷時,該突變型表現的特征為對紫外線敏感( )
10、嚴重糖尿病患者因其糖異生作用加強血酮癥( )
11、所有蛋白質中的20種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活性。( )
12、限制性內切酶I被廣泛用于基因操作,因為它可以識別固定的序列并在固定的位點上切開DNA雙鏈。( )
13、戊糖途徑是葡萄糖氧化的一條旁路途徑,主要功能是將氧化葡萄糖所得還原型氫送到線粒體氧化,為細胞補充能量。( )
14、DBP是一種反式作用因子。
15、科學家很快證明SARS的遺傳物質是單鏈環形DNA。( )
四、綜合問答題
1、DNA復制需要由Primase合成RNA引物,揭示其生物學意義和原因。(6分)
2、下列圖譜是葡聚糖凝膠色譜,請判斷其1、2兩種物質分離效果如何?比較其分子量大小,并指出收集什么范圍可以得到2的最大產量?(6分)
(ml)
微生物學部分(75分)
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20分)
1. 溫和噬菌體 2. cfu
3. 次級代謝產物 4. 微生物群落
5. 多功能營養物 6. 不親合群
7. 附加體 8. 巴斯德效應
9. 大腸菌群 10. L-型細菌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
1. 轉座因子的轉座主要可以引起以下遺傳學效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2. 試舉出一例利用三羧酸循環途徑進行發酵生產的實例________________。
3. 向肉湯培養基中接種枯草桿菌,37℃振蕩培養,10小時后測定菌濃度為6×107,培養14小時測定菌濃度為9×1010。經計算,在此條件下枯草桿菌的代時為________分鐘。
4. 生物修復技術是通過強化措施如向污染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為促進條件下的生物修復。
5. 培養基中含有蛋白胨、乳糖、氯化鈉、膽鹽、伊紅、美藍和瓊脂等成分,這種培養基叫做 _____________ 培養基,可以用來鑒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細菌。
三、判斷與改錯(每題1分,共10分;把完整的正確的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1. 青霉素能殺死生長繁殖中的細菌,也能殺死休眠中的細菌。
2. 大腸桿菌F―菌株細胞表面沒有性菌毛故不能接受外來的F因子。
3. 細菌的莢膜除了具有貯存養料的功能外,還具有抗干燥、抗熱和抗輻射等性能。
4. 煙草花葉病毒拆開與重建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的物質基礎。
5. 消毒就是把被處理物表面和內部的全部微生物殺死。
6. 轉化作用要在有供體菌DNA、缺陷噬菌體、感受態的受體細胞等組成成分共存時才能發生。
7. 枯草桿菌是一種有鞭毛、莢膜和芽孢等附屬結構的細菌。
8. 細菌芽孢的抗逆性是指它具有很強的抗熱性。
9. 磺胺類藥物是四氫葉酸的結構類似物,所以能用來篩選微生物的抗性突變株。
10.在紫外線作用下,如果某一微生物群體中發生營養缺陷突變的突變率較高,可以降低抗藥性突變的突變率。
四、問答題(每題8分,共16分)
1. 試比較普遍性轉導與局限性轉導的異同點。
2. 試比較真核微生物與原核微生物細胞結構的區別。
五、技能題(15分)
試設計一個育種方案,使現有的氨基酸生產菌株具有抗噬菌體能力,以防止噬菌體對生產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