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生語言文化知識的不足影響英語聽力教學
語言文化知識是學好英語語言的基礎,英語聽力自然也會受到語言文化知識面的影響。如果學生的語音、語法、詞匯以及文化知識不足,勢必會對英語聽力造成不小的負面作用。
1. 語音知識的不足
雅思聽力是以英音為主的國際語音,口音有異,但最基本的物質外殼是語音語調,如果學生語音知識不充足,辨音能力就會很差,影響聽力理解。
(1) 讀音不正確或根本不會讀。
(2) 辨別不出單詞中相似或相近的因素。
(3) 不熟悉強讀和弱讀。
(5) 單詞或句子重音分不清。因為有時重音位置不同意思也不同,或者是詞性不同、強調的不同、語氣的不同等。
I didn't know you were leaving.
(強調的是 “離開”,我沒想到你要離開,我以為你要干嘛呢。)
I didn't know you were leaving.
(強調的是 “你”,我以為是別的什么人要離開。)
(6)不熟悉同化和簡化。
(7)不熟悉英音與美音的區別。有時英音與美音重音不同。如detail, 英音為 detail,美音為de tail。address, 英音為a ddress,美音為 address。
2. 語法知識的不足
英語聽力中,有很多句子是復合句,如果分不出主句和從句,搞不懂他們的關系,即使把句子中的每個單詞都聽懂了,也未必能理解正確整個句子的意思。而且學生習慣于通過快速的心理分析分析語法成分,這需要在瞬間完成。學生常常會被那些句子內部之間或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弄得不知所措,搞不懂他們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所以,語法知識的不足也會降低英語聽力水平。
3. 場景詞匯知識的不足
(1) 場景不熟悉,相關詞匯量小,不會的詞太多。
(2) 聽不出介詞、副詞、冠詞、助動詞、連詞等一些詞匯。一般情況下這些詞是弱讀的,都是一帶而過,又輕又快,要多練習才可以聽得出這些詞。
(3) 聽不出詞的前后綴。英語中的詞匯有很多是詞加上前后綴構成的,如果聽不出前后綴,就會增加詞匯量,或者把詞匯的意義弄反。例如,antidepressant, 我們都知道depress這個詞,但如果聽不出這里的前后綴,就聽不出來是“抗抑郁的,抗抑郁劑”的意思。再如,illegal這個詞我們都認識,但把它聽成了legal,那意思就全反了。
(4) 不知道美語與英語在詞匯上的區別。美國和英國有時使用不同的詞來表達相同的意思,或使用相同的詞來表達不同的意思。例如“電梯”,英國用“lift”,美國用“elevator”;“人行道”,英國用“pavement”,美國用“sidewalk”等等;再如public school在英國指私立學校,在美國指公立學校。如果不熟悉英美在詞匯上的這些區別,就會對聽力理解造成影響。
4. 文化背景知識的不足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特定的文化產生各具特色的語言背景。IELTS聽力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歐美人撰寫的,如果學生不了解他們的社會制度、風土人情、民俗習慣、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在聽這些文章時,如果又以為讀者了解這些知識而認為沒有必要交代清楚的話,那么學生就不一定能聽得懂。例如一篇介紹美國電話網的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It provides 800 telephone service. 在美國,打不收費的長途電話時要加撥800這個數字。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就會把這句話的正確意思“該網提供800不收費電話服務”了解成“該網提供800個電話服務”了。
所以,學生要想真正提高聽力水平,一定要有足夠的語言文化知識,通過多讀多記,增加語言文化知識,擴大詞匯量;通過多看一些西方人的文章,了解歐美國家概況,跨文化交際知識等等,語言文化知識面擴大了,聽力水平自然有所提高。那么就我們雅思考試而言,其實劍橋上面的聽力和閱讀材料都是非常好的學習,且是有針對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