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不要太在乎特殊難懂的人名及地名
2000年初夏,裴濟發生政變,沒多久就宣布戒嚴令,軍方的領導人,頭銜連姓名叫Fiji militarycommander Commodore Frank Bainimarama,每次我播報新聞,念到這里時,都差點要吃螺絲。想一想,連我都要花時間先練習這些較難念的名字,而聽眾聽我播報,三秒就過去了,難怪有人對這些外國人名及地名叫苦連天。遇到這樣的狀況時,該怎幺辦呢?別理它吧!說實話,我自己聽BBC或CNN的新聞,也常常聽到不太熟悉的人名或地名,如某國家的人,也許我沒聽過,很可能聽完新聞你再問我,我也答不出來他的名字,但是多半時候對了解新聞內容并不影響,我只要知道他是某國的國會領導人就夠了。再如俄羅斯南部某個難念的小城鎮發生什幺事,清楚它他是俄羅斯南部的小城鎮,足夠我了解新聞內容。你也可以試試這種方法,不要為復雜的名稱所困擾。當然,重要的新聞人物及地名還是得熟悉一下。
5. 以正確的播報速度來學習
我剛來臺灣時,常常有人找我為一些英文教材配音。進錄音室時,我坐在麥克風前,拿了稿子開始念,沒念幾句,負責人請我是否可以念慢些,于是我從頭開始,放慢了速度,念了幾句,他又問我可不可以再慢些。等到教材出版后,我聽了卡帶,自認為不但聽起來怪怪的,對學會也沒有幫助,因為人正常說話根本不是這樣的。經常有本地朋友抱怨,我在 ICRT 播報新聞的速度,快得讓他們聽不太懂,我只能說,這是播報新聞正常的速度,即使ICRT播的慢些,等到你要聽BBC或CNN,還是會聽不懂。那該怎么辦呢?
我來臺灣時,基本的中文會話不成問題,時間久了,報紙也能讀看,但是打開中廣或三臺的新聞,還是覺得“霧煞煞”,于是我將中文新聞錄音下來,重復的聽,如果不會的單字,請朋友幫忙聽一下,聽到上百遍,直到完全聽懂為止。因為我自己這樣的練習,現在聽中文新聞,一個字都不會漏掉。有了手上的這套教材,你不用自己錄音,更不需要麻煩別人幫忙聽,但是你會發現,專業的播音員錄制在CD片上的新聞都是以正常的速度播報,因為這樣才能真正的學會新聞英語,如果聽不太懂,多聽幾次,一定大有進展。但是,如果用一些速度放慢的教材,那只能永遠聽教材,真正新聞的速度會跟不上。
6. 盡快鎖定大略的新聞內容
不知你是否注意過,聽英語新聞時,主播經常會在報某條新聞前,來句類似“And now in sports...”(現在進入體育新聞),或“Turning to the Middle East ...”(轉向中東地區...)或“In U.S. election race news...”(有關美國選舉新聞...)等,沒有一定格式或說法,這樣短短的一句,就是要讓不同類型新聞的轉變自然些。播報某條新聞前,來個這樣的“ 自我介紹”,對學習新聞英語是很有幫助的。怎幺說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到目前為止,我聽得懂的臺語還是有限,如果隨便跟我說幾句,我很可能聽不懂,但是若有人先讓我知道他準備跟我聊的話題,接下來對我就容易的多了。這個情形跟新聞前給你一個小提示一樣,知道即將要接收哪一類的訊息,可以先準備一下自己的思惟。當然,不是每條新聞前都會給你這樣的提示,要是沒有,自己也得趕快鎖定內容及方向,如果看電視新聞的話,可以試著從畫面了解是哪一類的新聞;若是廣播的話,也應該從第一句就可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