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語考試持續時間約為11到14分鐘,經歷三個部分,其中第六分鐘開始的Part Two一直讓眾多烤鴨們黯然神傷。與Part 1和Part 3不同,這一部分考官不參與討論,全聽考生個人獨白。考生相當于是需要用英語進行兩分鐘的即興演講,語言的組織能力以及流暢性將會在此部分盡顯無遺。為了能將這一兩分鐘的speech進行到底,烤鴨們絞盡了腦汁,使出渾身解數,然而其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有數據顯示,中國的雅思考生口語成績能達到七分或以上的不到5%,過半的人為了六分而奮斗。緣何如此?高分只是夢想?當多次努力屢遭失敗后我們應該思考一下是否自己的努力選錯了方向?在口語考試當中我們除了要關注自己表達的內容,還得注意表達的方式,專家注意到,一個重要的細節——交流——常常被考生忽視。
整個口試過程,考生過分的把自己置身于一個被詢問對象的角色,設法拼湊出符合問題的完整答案,這不僅給自己增加了難度,也誤解了雅思考試的宗旨。雅思口語考試的目的在于考查測試者是否具備用英語與人交流的能力以便在英語國家生活或學習。我們在考試中應該關注的不是問題的答案,而是交流!
那么究竟如何交流?建議考生可以從以下兩個方向入手。
一、肢體語言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eye contact(眼神交流)。敢于與考官四目相對是自信的體現,也是交流的基本條件。把考官當作朋友,把Part 2的獨白自然的“講”給他聽,而不是自顧自的“表演”。講的同時關注對方,通過眼神的交流可以知道聽者是否理解,是否有疑惑,從而及時作出調整保證交流的有效。如果缺乏了這種眼神的互換,只顧自己說,說錯了,考官聽不清了都無從知曉,分數也就因而失去了。我們很多考生也知道這一點,只不過做不到。一看到考官的眼睛就緊張。這里可以采取的一個小方法是試著去看考官的額頭或鼻子,由于距離較近,考官會有錯覺認為你是在看他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