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2:流利就是要快
可能是受到美劇,好萊塢電影以及外國電視節目的影響,很多人把口語的流利度與說的快直接聯系起來。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流利,指的是在表達中抑揚頓挫,沒有‘卡’住的情況,但這并不等同于快。
很多人一味的追求要把英語說成像電影里面一樣,按照一分鐘200到240個單詞的速度將話表達出來。其實這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必要,反而會起到反效果。很多中國學生的發音本身就不是特別的清楚和準確,再加上快,考官根本聽不懂。如果考生的語速達到160以上(按照平均的考生發音情況)考官通常就會說‘slow down, I couldn’t catch what you said’。所以,專家還是建議考生們應該將把每個音發準,發正確放在第一位。其次,如果說的很多,考生反而沒有給自己留下什么時間去思考下一句話該說什么。除非考生已經能夠達到純英語思維,否則的話,考生一定會一直卡,每句話之間都會卡。所以,說的慢而不卡,同時給自己時間去思考,才是上策。聽一下Queen的演講,大家就可以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語速。
總而言之,誤區是可怕的。如果不及時的糾正,恐怕就會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