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職學院校區這個300多人的雅思班6.5分班里,有這樣特殊的一名學員。
他年過四十,說起自己的年齡來自己也顯得微微有點尷尬。
他在國外呆過2年,期間還在國外考過兩次雅思。
他不想透露自己的身份,同時拒絕了記者的拍照要求,但是允許記者用化名發稿。
他是一名北大畢業的博士,準備雅思考試但卻不是為了出國。
“在這兒我真的是有點老”
2009年暑假,在記者走訪新東方農職學校校區時,在校區負責人和班主任的引見下,采訪到了這位北大畢業的博士。王健(化名),這位已經是一個15歲孩子的父親的學員從開課第一天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比老師的年齡還要大很多。”王健也會這樣對自己的年齡打趣道。
其實在新東方學校中有過很多大齡的學員,像王健這樣年過四十的還真是不少。校區負責人李老師告訴記者,去年學校GRE班還有一名年過五十的學員。
當記者問王健和比自己年齡小那么多的同學一塊學習,一塊生活有什么體會的時候,王健很泰然的回答:“很好啊,沒什么不方便的,一起上課,一起在宿舍生活,有時我們也會聊聊天。”
除了透露自己的北大博士身份外,王健不肯再針對自己的身份做進一步的介紹。這位北大博士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一直都和藹可掬。
“還是國內學習英語的資料多”
“我出過國,還在那兒考過兩次雅思”
08年是中國的奧運年,但那時的王健身在地球的另一半—澳大利亞進行長達一年的學術訪問。
王健的英語口語能力不錯,但出于自己的英語學習的興趣和需要,他決心參加雅思考試,獲取一個他自己所說的“英語等級”。在澳大利亞期間,他先后兩次參加了兩次雅思考試。“在那邊準備雅思考試的確不容易,學習資料比較少。”就如王健所言,在國外準備雅思考試時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教輔資料少而貴,針對他這種考生的培訓班也較少。就這樣,先后兩次雅思考試他都只取得了5.5分。
“多種因素影響吧,離自己的理想分數6.5還差得比較遠。”回國后,王健就一直想,有時間一定要來北京上一個新東方的雅思培訓班,再一次向理想的雅思分數發起沖擊。于是我們就見到了今天坐在300多人大教室里的王健。
王健說,新東方的效果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希望這次能夠在新東方課程培訓結束后使自己的英語水平有所提高,并且取得自己理想的雅思成績。
學英語要耳濡目染
工作需要和個人愛好的雙重作用下,多年來王健一直沒有放棄英語的學習和愛好。
“我認為英語是獲取信息的工具。”“多年來中國人一直把英語當做一門課來看,這是很痛苦的。”“創造英語學習環境對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學習英語是得講究技巧的,這些技巧又因人而異。“王健這樣談到自己對英語學習的看法。
“新東方的老師把課講得很活,課堂氣氛很活躍。”已經上了3天課的王健這樣評價新東方的老師。他也相信,新東方的師資力量肯定是一流的,這也是新東方領先于其它教育機構的原因之一。他希望新東方的老師們能給他帶來好的學習方法。
王健平時在宿舍里會用自帶的電腦看看央視的國際頻道,瀏覽一些英文網頁,同時做一些英語的聽力的訓練。他說,雖然自己這個年齡學習效率相比其他同學不是太高,但他相信,語言這種東西,關鍵在于一種耳濡目染的感覺。只要能把英語學習當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久而久之,英語能力會得到提高。
王健在這個夏天好不容易抽出20天的時間來京上課,愿他能在緊促的時間內完成對雅思學習的一個飛躍,從而在下一次考試中,取得理想的雅思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