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選擇題 共22題 每題6分 共132分)
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植物葉片從幼到老的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
A.有機物輸出也輸入,礦質元素只輸入
B.有機物只輸出,礦質元素只輸入
C.有機物只輸出,礦質元素輸入也輸出
D.有機物與礦質元素都既輸入,又輸出
2.在過氧化氫酶溶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其結果應該是
A.產生氣泡 B.溶液呈藍色 C.溶液呈紫色 D.產生磚紅色沉淀
3.取適量干重相等的4份種子進行不同處理:(甲)風干,(乙)消毒后浸水萌發,(丙)浸水后萌發,(丁)浸水萌發后煮熟冷卻、消毒。然后分別放入4個保溫瓶中。一段時間后,種子堆內溫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據圖判斷,下列敘述不符合生態學原理的是
A.物質經過多級利用,實現了良性循環
B.每一級生產環節都獲得產品,提高了生態經濟效益
C.由于食物鏈延長,能量逐級損耗,系統總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級產物都可以利用,減少了廢物和污染
5.下列都屬于免疫系統效應T細胞所產生的淋巴因子的是
A.干擾素、胸腺素 B.組織胺、白細胞介素
C.組織胺、胸腺素 D.干擾素、白細胞介素
6.甘薯種植多年后易積累病毒而導致品種退化。目前生產上采用莖尖分生組織離體培養的方法快速繁殖脫毒的種苗,以保證該品種的品質和產量水平。這種通過分生組織離體培養獲得種苗的過程不涉及細胞的
A.有絲分裂 B.分化 C.減數分裂 D.全能性
7.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蟲棉,下列導入目的基因的作法正確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①將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②將編碼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③將編碼毒素蛋白的DNA序列,與質粒重組,導入細菌,用該細菌感染棉的體細胞,再進行組織培養
④將編碼毒素蛋白的DNA序列,與細菌質粒重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進入受精卵
8.人類探測月球發現,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較豐富的質量數為3的氦,它可以作為未來核聚變的重要原料之一。氦的該種同位素應表示為
A.He B.
He C.
He D.
e
9.某無色混合氣體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幾種氣體組成。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將此混合氣體通過濃H2SO4時,總體積基本不變;通過過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見變渾濁,但混合氣體的總體積減小,把剩余氣體導出后,在O2中能夠點燃,燃燒產物不能使CuSO4粉末變色。則原混合氣體的成份是
A.CH4和NH3 B.HCl、H2和CO C.HCl和CO D.HCl、CO和CO2
10.將20mL 0.4mol/L硝酸銨溶液跟50mL 0.1mol/L氫氧化鋇溶液混合,則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是
A.c(NO3-)>c(OH-)>c(NH4+)>c(Ba2+)
B.c(NO3-)>c(Ba2+)>c(OH-)>c(NH4+)
C.c(Ba2+)>c(NO3-)>c(OH-)>c(NH4+)
D.c(NO3-)>c(Ba2+)>c(NH4+)>c(OH-)
11.在一定條件下,PbO2與Cr3+反應,產物是Cr2O72-和Pb2+,則與1mol Cr3+反應所需PbO2的物質的量為
A.3.0mol B.1.5mol C.1.0mol D.0.75mol
12.某溫度下,在一容積可變的容器中,反應2A(g)+B(g)2C(g)達到平衡時,A、B和C的物質的量分別為4mol、2mol和4mol。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對平行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的量做如下調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減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減少1mol
13.已知在1×105Pa,298K條件下,2mol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484kJ熱量,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H2O(g)=H2(g)+1/2O2(g) ΔH=+242kJ·mol-1
B.2H2(g)+O2(g)=2H2O(l) ΔH=-484kJ·mol-1
C.H2(g)+1/2O2(g)=H2O(g) ΔH=+242kJ·mol-1
D.2H2(g)+O2(g)=2H2O(g) ΔH=+484kJ·mol-1
14.某溫度下向100g澄清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應后恢復到原來的溫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沉淀物的質量為5.6g B.沉淀物的質量為7.4g
C.飽和石灰水的質量大于98.2g D.飽和石灰水的質量小于98.2g
15.根據中學化學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K層電子為奇數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的K層電子數相等
B.L層電子為奇數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的L層電子數相等
C.L層電子為偶數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的L層電子數相等
D.M層電子為奇數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數與該元素原子的M層電子數相等
16.如圖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金屬小球a、b、c位于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a和c帶正電,b帶負電,a所帶電量的大小比b的小。已知c受到a和b的靜電力的合力可用圖中四條有向線段中的一條來表示,它應是
A.F1 B.F2 C.F3 D.F4
17.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應方程
P→
Si+X
Be+
H→
B+Y
He+
He→
Li+Z 其中
A.X是質子,Y是中子,Z是正電子 B.X是正電子,Y是質子,Z是中子
C.X是中子,Y是正電子,Z是質子 D.X是正電子,Y是中子,Z是質子
19.如圖所示,一個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點為其球心,碗的內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細線跨在碗口上,線的兩端分別系有質量為m1和m2的小球,當它們處于平衡狀態時,質量為m1的小球與O點的連線與水平線的夾角為α=60°。兩小球的質量比m2/m1為
A./3 B.
/3 C.
/2 D.
/2
20.如圖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動活塞P都是絕熱的,中間有一導熱的固定隔板B,B的兩邊分別盛有氣體甲和乙。現將活塞P緩慢地向B移動一段距離,已知氣體的溫度隨其內能的增加而升高,則在移動P的過程中,
A.外力對乙做功;甲的內能不變
B.外力對乙做功;乙的內能不變
C.乙傳遞熱量給甲;乙的內能增加
D.乙的內能增加;甲的內能不變
21.如圖,當電鍵K斷開時,用光子能量為2.5eV的一束光照射陰極P,發現電流表讀數不為零。合上電鍵,調節滑線變阻器,發現當電壓表讀數小于0.60V時,電流表讀數仍不為零;當電壓表讀數大于或等于0.60V時,電流表讀數為零。由此可知陰極材料的逸出功為
A.1.9eV B.0.6eV C.2.5eV D.3.1eV
22.K-介子衰變的方程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帶負的基元電荷,π0介子不帶電。一個K-介子沿垂直于磁場的方向射入勻強磁場中,其軌跡為圓弧AP,衰變后產生的π-介子的軌跡為圓弧PB,兩軌跡在P點相切,它們的半徑RK-與Rπ-之比為2︰1。π0介子的軌跡未畫出。由此可知π-的動量大小與π0的動量大小之比為
A.1︰1 B.1︰2 C.1︰3 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