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選擇題)
1.某種病毒已侵入人體細胞內,機體免疫系統對該靶細胞發揮的免疫作用是( )
A.體液免疫B.細胞免疫C.自身免疫D.非特異性免疫
2.下列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包括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必須在有水的條件下進行
C.光合作用的全部反應是呼吸作用全部反應的逆轉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能量轉化過程
3.下列關于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將在蔗糖溶液中已發生質壁分離的洋蔥表皮細胞轉到更高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則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B.將斐林試劑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熱后出現磚紅色沉淀
C.將肝臟研磨液煮沸冷卻后,加入到過氧化氫溶液中立即出現大量氣泡
D.將雙縮脲試劑加入到蛋清稀釋液中,溶液變成紫色
4.肺炎雙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類莢膜,R型則不具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培養R型活細菌時加S型細菌的多糖類物質,能產生一些具莢膜的細菌
B.培養R型活細菌時加S型細菌DNA的完全水解產物,不能產生具莢膜的細菌
C.培養R型活細菌時加S型細菌DNA,能產生具莢膜的細菌
D.培養R型活細菌時加S型細菌的蛋白質,不能產生具莢膜的細菌
5.一個池塘有生產者(浮游植物)、初級消費者(植食性魚類)、次級消費者(肉食性魚類)和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產者固定的全部能量為a,流入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為b、c、d,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a=b+dB.a>b+dC.a
6.可以作為核聚變材料。下列關于
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和
互為同位素B.
原子核內中子數為2
C.原子核外電子數為2D.
代表原子核內有2個質子和3個中子的氦原子
7.在某溶液中酚酞呈粉紅色。下列離子在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
A.K+B.Na+C.Ba2+D.Al3+
8.下列分子有極性的是( )
A.CCl4B.CO2C.NH3D.C6H6
9.在恒溫恒容條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應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
A.減小C或D的濃度B.增大D的濃度C.減小B的濃度D.增大A或B的濃度
10.下列反應的產物中,有的有同分異構體,有的沒有同分異構體,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異構體的反應是( )
A.異戊二烯(CH2 C—CH CH2)與等物質的量的Br2發生加成反應
B.2—氯丁烷(CH3CH2CHCH3)與NaOH乙醇溶液共熱發生消去HCl分子的反應
C.甲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應
D.鄰羥基苯甲酸與NaHCO3溶液反應
11.若1體積硫酸恰好與10體積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反應,則二者物質的量濃度之比應為( )
A.10:1B.5:1C.1:1D.1:10
12.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水時放熱22.68kJ,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CH3OH(l)+O2(g) CO2(g)+2H2O(l) △H=+725.8 kJ/mol
B.2CH3OH(l)+3O2(g) 2CO2(g)+4H2O(l) △H=-1452 kJ/mol
C.2CH3OH(l)+3O2(g) 2CO2(g)+4H2O(l) △H=-725.8 kJ/mol
D.2CH3OH(l)+3O2(g) 2CO2(g)+4H2O(l) △H=+1452 kJ/mol
13.下列各組物質中,僅用水及物質間相互反應不能一一區別的一組是( )
A.Na2O2 Al2(SO4)3 MgCl2 K2CO3B.BaCl2 NaSO4 (NH4)SO4 KOH
C.AgNO3 NaCl KCl CuCl2D.Fe2(SO4)3 K2CO3 KHSO4 NH4Cl
14.在核反應方程式中( )
A.X是中子,k=9B.X是中子,k=10
C.X是質子,k=9D.X是質子,k=10
15.如圖所示,在x≤0的區域內存在勻強磁場,磁場的方向垂直于xy平面(紙面)向里。具有一定電阻的矩形線框abcd位于xy平面內,線框的ab邊與y軸重合。令線框從t=0的時刻起由靜止開始沿x軸正方向做勻加速運動,則線框中的感應電流I(取逆時針方向的電流為正)隨時間t的變化圖線I—t圖可能是下3圖中的哪一個?
16.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某一狀態開始,經過系列變化后又回一開始的狀態,用W1表示外界對氣體做的功,W2表示氣體對外界做的功,Q1表示氣體吸收的熱量,Q2表示氣體放出的熱量,則在整個過程中一定有( )
A.Q1—Q2=W2—W1B.Q1=Q2C.W1=W2D.Q1>Q2
17.圖中M是豎直放置的平面鏡,鏡離地面的距離可調節。甲、乙二人站在鏡前,乙離鏡的距離為甲離鏡的距離的2倍,如圖所示。二人略錯開,以便甲能看到乙的像。以l表示鏡的長度,h表示乙的身高,為使甲能看到鏡中乙的全身像,l的最小值為( )
A.B.
C.
D.h
18.已知:一簡諧橫波在某一時刻的波形圖如圖所示,圖中位于a、b兩處的質元經過四分之一周期后分別運動到、
處。某人據此做出如下判斷:
① 可知波的周期,②可知波的傳播速度,
③可知的波的傳播方向,④可知波的波長。其中正確的是( )
A.①和④B.②和④C.③和④D.②和③
19.如圖,在傾角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繩子拴著的長木板,木板上站著一只貓。已知木板的質量是貓的質量的2倍。當繩子突然斷開時,貓立即沿著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對斜面的位置不變。則此時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為( )
A.B.
C.D.2
20.如圖所示,輕桿的一端有一個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軸O。現給球一初速度,使球和桿一起繞O軸在豎直面內轉動,不計空氣阻力,用F表
示球到達最高點時桿對小球的作用力,則F( )
A.一定是拉力B.一定是推力
C.一定等于0D.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推力,也可能等于0
21.一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為C,兩板間的距離為d,上板帶正電,電量為Q,下板帶負電,電量也為Q,它們產生的電場在很遠處的電勢為零。兩個帶異號電荷的小球用一絕緣剛性桿相連,小球的電量都為q,桿長為l,且l<d。現將它們從很遠處移到電容器內兩板之間,處于圖示的靜止狀態(桿與板面垂直),在此過程中電場力對兩個小球所做總功的大小等于多少?(設兩球移動過程中極權上電荷分布情況不變)( )
A.B.0C.
D.
第Ⅱ卷
22.(18分)
(1)圖中給出的是螺旋測微器測量一金屬板厚度時的示數,讀數應為 mm。
(2)圖中給出器材為:
電源E(電動勢為12V,內阻不計),木板N(板上從下往上依次疊放白紙、復寫紙、導電紙各一張),兩個
金屬條A、B(平行放置在導電紙上,與導電紙接觸良好,用作電極),滑線變阻器R(其總阻值小于兩平行
電極間導電紙的電阻),直流電壓表V(量程為6V,內阻很大,其負接線柱與B極相連,正接線柱與探針P相連),開關K。現要用圖中儀器描繪兩平行金屬條AB間電場中的等勢線。AB間的電壓要求取為6V。
(Ⅰ)在圖中連線,畫成實驗電路原理圖。
(Ⅱ)下面是主要的實驗操作步驟,將所缺的內容填寫在橫線上方。
a. 接好實驗電路。
b. 。
c. 合上K,并將探針P與A相接觸。
d. 。
e. 用探針壓印的方法把A、B的位置標記在白紙上。畫一線段連接AB兩極,在連線上選取間距大致相等的5個點作為基準點,用探針把它們的位置印在白紙上。
f. 將探針與某一基準點相接觸, ,這一點是此基準的等勢點。用探針把這一點的位置也壓印在白紙上。用相同的方法找出此基準點的其它等勢點。
g. 重復步驟f,找出其它4個基準點的等勢點。取出白紙畫出各條等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