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選考題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鞋劉慶邦
有個姑娘叫守明,十八歲那年就定了親.定親的彩禮送來了,是幾塊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親眼睛彎彎的,說:“給,你婆家給你的東西
“誰要他的東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著給你妹妹作嫁妝
妹妹艱過來,要看看是什么好東西.守明像是捍衛(wèi)什么似的,堅決不讓妹妹看,她
把包被放進箱子,啪嗒就鎖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時,守明才關了門,把彩禮包兒拿出來。她把那塊石榴紅的方巾頂在頭上,對著鏡子左照右照.她的臉紅通通的,很像剛下花轎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為何,她嘆了一口氣,鼻子也酸酸的.
按當?shù)氐囊?guī)矩,守明該給那個人做一雙鞋了.她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
她把那個人的鞋樣子放在床上,張開指頭拃了拃,心中不免吃驚,天哪,那個人人
不算大,腳怎么這樣大.腳大走四方,不知這個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讓他走四方,又不想讓他走四方.要是他四處亂走,剩下她一個人在家可怎么辦?她想有了,把輕做得稍小些,給他一雙小鞋穿,讓他的腳疼,走不成四方.想到這里,她仿佛已看見那人穿
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臉都憋得紅了.
“合適嗎? ”
那個人說合適是合適,就是有點緊.
“穿的次數(shù)多了就合適了那個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來說腳疼.
“你疼我也疼,
那個人問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個人就笑了,說:“那我給你揉揉吧!”
她趕緊把胸口抱住了 .她抱的動作大了些,把自己從幻想中抱了出來.檨摸臉,臉
還火辣辣的.
瞎想歸瞎想,在動剪子剪袼褙時,她還是照原樣兒一絲不差地剪下來了.
第一次看見那個人是在社員大會上,那個人在黑壓壓的會場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記得稿子里說的是什么,旁邊的人打聽那個人是哪莊的,叫什么名字,她卻記住了.她當時想,這個男孩子,年紀不大,膽子可夠大的,敢在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長一大篇話. 她這個年齡正是心里亂想的年齡,想著想著,就把自己和那個人聯(lián)系到一塊兒去了.不知道那人有沒有對象,要是沒對象的話,不知道喜歡什么樣的,
有一天家里來了個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煩,一聽介紹的不是別人,正是讓她做夢的那個人,一是渾身冰涼,小臉發(fā)白,淚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親以為她對這門親事不樂意,守明說:“媽,我是舍不得離開您!”
媒人遞來消息,說那個人要外出當工人,守明一聽有些犯愣,這真應了那句較大走四方的話.此-去不知何時才能回還,她一定得送給那人一點東而’讓那個人念著地,記住她,她沒有別的可送’只有這一雙鞋。
那個從出的日期定下來了,托媒人傳話,向她約會。她正好親手把鞋交給那個人. 約會的地點是村邊那座高橋,時間是吃過晚飯,母親要送她到橋頭去,她不讓。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個人若說正好,她就讓他穿這雙琺上路一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還脫下來干什么臨出門,她又改了主意,覺得只讓那個人把鞋穿上誠試新就行了,還得讓他脫下來,等他回來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設想未能實現(xiàn).她把鞋遞給那個人時,讓那個人穿上試試.那個人只笑了笑,說聲謝謝,就把鞋豎著插進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個人說再見,鞋也沒試一下•那個人說再見時,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這是守明沒有料到的•他們雖然見過幾次面,但從來沒有碰過手•她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低著頭把手交出去了.那個人的手溫熱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層汗,接著她身上也出汗了.那個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開了.
守明下了橋往回走時,見夾道的高莊稼中間攔著一個黑人影,她大吃一驚,正要折回身去追那個人,撲進那個人懷里,讓她的那個人救她,人影說話了,原來是她母親. 怎么會是母親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沒跟母親說話.
后記:
我在農(nóng)村老家時,人家給我介紹了一個對象.那個姑娘很精心地給我做了一雙鞋. 參加工作后,我把那雙鞋帶進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來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親,我把那雙鞋退給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過鞋后,眼里一直淚汪汪的.后來我想到,我一定傷害了那位農(nóng)村姑娘的心,我辜負了她,一輩子都對不起她。
(有刪改〉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小說注重從細微處表現(xiàn)人的心靈秘密,守明照鏡子時,“不知為何,她嘆了一口氣,鼻子也酸酸的”,寥寥數(shù)語,初戀少女的微妙心理就顯露出來了 •
B小說善于使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守明的美好形象,就是在與母親收人家的彩禮、偷偷監(jiān)視女兒約會等一系列言行的鮮明對比中,逐漸凸顯出來的。
C小說擅長在平淡敘述中營造不平常的效果,守明與未婚夫分別后見一黑影,大吃一驚,原來是母親,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節(jié)就頗具匠心。
D小說地方特色鮮明,尤其是“守明像是捍衛(wèi)什么似的”“在黑壓壓的會場中念一篇稿子”等日常生活語言的大量使用,更增添了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E小說善于通過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未婚夫和守明約會時隨意把鞋插進口袋,分手時又主動與守明握手,表明他雖是一個農(nóng)村青年卻有現(xiàn)代意識•
(2)小說以“鞋”為中心敘亊罵人,這樣處理有什么好處?請筒要分析〃(6分)
(3)小說中守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樣的心態(tài),請簡要分析(6分)
(4)文末“后記”是獨立于小說外的寫作說明,還是屬于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25分)
愛國科學家鄧叔群
經(jīng)過清華學堂八年苦讀,鄧叔群于1923年經(jīng)考試公費留學美國.兩時去的同學大多選擇學習外交、銀行、軍事、法律等專業(yè),只有他不聽別人勸告,為了解救貧困的中國農(nóng)民,一心入讀康奈爾大學的農(nóng)林專業(yè).留學期間,目睹同胞受到種族歧視,這激發(fā)了他為國爭光的民族自尊心,決心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學到最精湛的科學知識.他不僅主科成績都是A,而且榮獲了全美最高科學榮譽學會頒發(fā)的兩枚金鑰趣證幸.正當他博士論文接近完成時,國內(nèi)嶺南大學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學教授,導師惠湊推薦了他,但建議他完成論文后再回去.鄧叔群卻認為,學到先進知識報效祖國,正是自己求學的真正目的,于是當即回國。
在回國后的十年中,為技集我國第一手真菌資料,他手提竹籃,攀山入林,一樣一樣地采集,逐一鑒定,定名分類.他先后研究鑒定的真菌種類達一兩千種,分隸于數(shù)個屬,其中首次發(fā)現(xiàn)的新屬5個,新種121個,為世界真菌資源寶庫增添了新標本,在世界真菌學史上為我國的真菌科學譜寫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國有自己的真菌科學。在世界著名真菌分類學家考爾夫教授總結的康奈爾大學120年來作出突出貢獻的41位真菌學家中,他是唯一的東方人.
抗戰(zhàn)開始不久,為了使自己的研究與國計民生關系更為直接,鄧叔群轉向了林業(yè)研究.他帶領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帶,勘察森林資源狀況.他們冒風雨,頂烈日日,忍饑寒,摸清了該地區(qū)森林資源的組成、分布、蓄積量及病蟲害等情況,給制了中國的早期林型圖,并提出了合理經(jīng)營、開發(fā)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報告,為大后方建設提供了必要的參考‘其中森林的材積估算、輪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針等,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后來,鄧叔群拒絕就任農(nóng)林部副部長,而在甘肅省建設廳廳長張心一的支持下,舉家奔赴甘肅,開始黃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經(jīng)過幾年艱苦奮斗,成功創(chuàng)辦洮河林場及三個分場,建立了一整套保證森林更新、營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創(chuàng)建了以科學的方法經(jīng)營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鄧叔群認為,水利和林、牧之間具有密切關系,要根治黃河水患,就必須三者并重.為保持黃河上游水土、減輕下游災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態(tài)平衡理論.
1948年,鄧叔群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隨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體高級研究人員遷往臺灣或去美國.他不僅自己明確表示決不離開,還動炅其他同寧共同抵制:他對家人說:“別忘了自己是中國人,要為民族富強而奮斗終生,我決不跟腐敗的國民黨去臺灣,也不去美國”其實在他內(nèi)心深處’對共產(chǎn)黨抱有希望和向往。愿與民族同甘苦,共命運,后來,他早年的學生沈其益受東北解放區(qū)領導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請他去東北籌辦農(nóng)學院,他欣然接受邀請,并在半年的時間內(nèi),帶病編寫出一整套農(nóng)林大學的教材鋼要. 作為沈陽農(nóng)學院創(chuàng)建總指揮,他辛勤工作,調(diào)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設設務.
鄧叔群生活儉樸,不圖物質(zhì)享受,新中國成立后,他把抗曰戰(zhàn)爭前在南京購建的花園洋房捐獻給國家,還三次主動提出減薪,抗美援期時,他將自己的積蓄捐作軍用。1960年,他受林業(yè)部委托,舉辦森林病理學培訓班,為各省培訓出教十名專轟技術骨干.培訓結束后,他謝絕巨額酬金,只留一張結業(yè)合影作紀念.鄧叔群一生的選擇,都從人民和祖國的需要出發(fā),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科學報國的埋想。
(摘編自《中03真菌學先驅一鄧叔群院士》
相關鏈接
①鄧叔群(1902〜1970),中國真菌學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嶺南大學、金酸大學,中央大學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后,任沈陽農(nóng)學院和和東北農(nóng)學院院長、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 )•主要著作有<中國的高等真菌》《中國的真酋》等.(摘自《辭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嚴氏收養(yǎng).她教我勞動,曉我勤儉,并以民族英雄岳飛、成繼光、林則徐等人的事跡勉勘我;教我做人要堅貞不屈、清正廉潔、光明磊落,這一切促使我從小就立志為中華民族的強盛奮斗終生.(摘自《中國科學院院士自述•鄧叔群>)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因為種族歧視使鄧叔群深受傷害,激發(fā)了他的民族自蕁心,他決心用最短的時間學到最精湛的科學知識,為國爭光。
B考慮到嶺南大學開學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學教授,鄧叔群聽從導師的建議當即回國,全然不顧自己即將得到的博士學位•
C鄧叔群采集、鑒定的中國真菌標本,填補了世界真菌研究領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為在真菌學領域的卓越貢獻而得到世界同行認可•
D抗戰(zhàn)時期,鄧叔群與助手開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僅支持了當時的大后方建設,其中不少內(nèi)容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E鄧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態(tài)平衡理論.使得黃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減輕了下游的水患災害.
(2)鄧叔群不愿意去臺灣,也不去美國,而欣然接受邀請去東北籌建農(nóng)學院•他這樣做,既有現(xiàn)實因素,又有思想基礎。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6分〉
(3)在國家需要時,鄧叔群是如何主動犧牲個人利益、為國分憂的?請結合材料_* 分析。(6分)
(4)作為一位愛國科學家,鄧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現(xiàn)?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