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4屆高三文綜(歷史)第二次模考試題附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 140 分)
一、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l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 符合題目要求的。
24.春秋時期,鄭國商人和政府約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營業。說明在這一時期
A.政府的商業經營政策完全放開 B.工商食官制度得到進一步加強
C.商業經營的社會環境較為寬松 D.商人已經能與政府分庭抗禮
25.斯塔夫理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一書中認為:“儒家首先是一個解決日常生活中各種問 題的實用性道德體系。”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
A.強調禮儀和社會責任 B.強調“德治”和“君輕民貴”
B.強調“仁”和“仁政一 D.強調“有教無類”和“溫故知新”
26.唐太宗時,諫議大夫褚遂良奏稱:“大唐制令,憲章古昔,商賈之人,亦不居官位。 "成書于玄宗開元年間的《唐六典》卷三規定:“工商皆為家專其業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預于士。"這一規定其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經營范圍 B.增加國家的賦稅收入
C.加強商人戶籍管理 D保護小農經濟的穩定
27.明建國之初,太祖朱元璋認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王也,由委任權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禮所言不得隔越中暑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恭覽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基于這一認識,明太祖朱元璋
A.抑制相權,設立內閣 B.削弱地方,集權中央
C.重視人才,維護統治 D.廢除丞相,加強皇權
28.在全部羅馬法的內容中,“私法”部分是精華,其特點是保護私有財產和承認個人人
格。“私法”在當時的意義在于
A.調節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糾紛 B.保證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
C.維護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和壓迫 D.促進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展
29.右圖是一幅諷刺俾斯麥與德國議會之間關系的漫畫,(畫上的文字為:俾斯麥在給鐘表上弦,鐘表上寫著帝國議會、各邦議會。俾斯麥自言白語:“我忙著處理國事,忘了給鐘上弦了。現在該讓它走會兒了。”——俾斯麥認為無必要時,便將國會撇在一旁,到了用得著的時候,例如,他要利用國會來反對中央黨了,才想起來讓議會運作一下。議會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議會在政府制訂大政方針時所起的作用,也一就可想而知。)該漫畫從本質上反映了德意志君主立憲的特點是
A.宰相牢牢控制著議會 B.民主立憲制度不健全
C.宰相與議會矛盾突出 D.保留較多的封建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