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dle [ 'du:dl ]
n. v.亂寫,亂畫
詞形變化:
動詞過去式:doodled 過去分詞:doodled 現在分詞:doodling 第三人稱單數:doodles
例句與用法:
1. Stop doodling on my notebook!
別在我的筆記本上亂畫!
2. We sang these lines to the tune of Yankee Doodle.
我們用揚基歌的曲調唱這幾句歌詞.
Doodle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涂鴉;漫不經心地畫畫”,另一種是“閑蕩,打發時間”。
Doodle最早出現于17世紀初期,表示“傻瓜,笨蛋”。這個意思應該起源于Low German(低地德語,德意志北部和西部使用的德語)里的dudeltopf(愚人,睡帽)。到了19世紀初,doodle有了動詞用法,表示“欺騙,詐騙,把某人當傻瓜”。
到了上世紀30年代,doodle才有了現代意義“涂鴉”和“打發時間”,可能這兩件事都有和doodle的本義“傻瓜”有關:當你若有所思、心不在焉時,在紙上亂涂亂畫的作品多半是沒什么意義的圖像;當你閑得無所事事,整天在大街上晃蕩,肯定也沒人說你是個大智人。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doodle的現代意義和dawdle有一定關聯,后者從17世紀開始就表示“游手好閑,浪費時間,混日子”。例如:dawdle the hours away(一小時一小時地浪費掉);dawdle away one's time(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