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歷史試卷(13)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各題正確答案選出來并在答題卡上按題號用2B鉛筆填涂方框。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1.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又將來臨,同學們都在緊張的復習迎考。通過公開公平地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中國自古有之。科舉制度自創立以來,經過不斷地發展完善,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列關于科舉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科舉制正式誕生于隋文帝時期 B.唐太宗創立了殿試和武舉 C.明朝科舉考試范圍僅限四書五經 D.戊戌變法時廢除了科舉制
2.近代中國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無數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下列選項搭配不正確的是()
A.光緒帝─戊戌變法 B.胡適─洋務運動
C.孫中山─辛亥革命 D.陳獨秀─新文化運動
3.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場“烽火戲諸侯”的鬧劇。諸侯率兵前往護衛周王是遵守了( )
A.封建制的法規 B.禪讓制的規則 C.世襲制的傳統 D.分封制的義務
4.“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是古往今來興國安邦的基本經驗。下列思想家及其主張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老子“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B.孔子“仁者愛人”、“為政以德” C.孫子“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D.韓非子“法不阿貴”、“以法為本
5.君臣禮儀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外在表現。圖1到圖3的變化反映的實質是( )
圖1 (漢)坐而論道 圖2 (宋)站議時政 圖3 (清)跪受筆錄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習慣的變化 C.社會文明的進步 D.君主權力的強化
6.甲午中日戰爭后,李鴻章傷感地反省道:“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李鴻章這句話透露出來的信息是( )
A.練兵、建海軍都是不應該的 B.洋務運動富國強兵的目標沒有實現
C.在甲午戰爭中失敗是因為建立了海軍 D.練兵、建海軍的目的是為了朝廷的面子 胡錦濤總書記說:“這個偉大的事件,以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英雄壯舉,以黨獨立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誕生的重要標志,載入了中國革命史冊。”“這個偉大的事件”是指( )
A.武昌起義 B.南昌起義 C.北伐戰爭 D.井岡山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