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鴻一瞥: 北京2008奧運會會徽
“ 充滿青春與活力——— 將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同中國的未來融合在一起。”這是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在北京奧運會會徽揭幕儀式上發表的評論。揭幕儀式在天壇舉行,邀請了2008位嘉賓。
官方將會徽命名為“ 中國印——— 舞動的北京”。它是一枚傳統印章, 上面刻了一個漢簡字。字的下面是中國毛筆寫成的“ Beijing 2008 ”。會徽上的“ 京”字, 像一個跑動或舞動的人; 而且中國的漢字“ 京”的意思就是“ 首都”。
作為會徽評選委員會11個成員之一的靳尚宜說:“會徽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 今日的中國不僅是一個擁有悠久而輝煌歷史的國家, 還是一個富有現代活力的國家。”靳還補充說:“ 設計的焦點在運動員的動態上, 這個跑動的人形代表了‘ 更快, 更高, 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 中國印”也代表了中國古老的印章藝術, 它源于3700年前的殷朝。中國的私人和官方文件中一直使用印章。這個新會徽源于北京始創國際企劃有限公司的設計, 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設計者選擇印章來將中國漢字人格化, 并展現了北京將傳統文化和體育相結合的新形象。
這 一設計中傳統的中國因素, 使人們想起2008奧運會的申辦標志。據第29屆奧運會北京協調委員會副主席說, 按慣例我們要為奧運會專門設計一個會徽, 而不是沿用申辦標志。這里還牽涉到知識產權的問題。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一成功, 新會徽的篩選工作就開始了。在提交給第29屆奧運會北京協調委員會的1985件作品中, 1763件作品來自大陸、香港和臺灣, 其余的來自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但是最后一致選定了這個富有動感的標志。之后, 還邀請了專家和設計者進行了探討。2002年2月通過了最后的版本。一個月后, 羅格用一種很中國化的方式——蓋上自己的印章, 批準了這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