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23日 16:48 大河網
四六級考試,考前半小時作文題被掛在某網站的留言板上,更有家網站在考試當日下午15時15分,留言板上公布了A卷版本的快速閱讀、聽力等題。另黑龍江查處四六級作弊考生388人。(據6月21日《西部商報》)
每年的四六級考試,答案自然是考生們追逐熱捧的對象,從而造就了“商機”的出現。誠然,各大學考點附近的廁所、電線桿,甚至明目張膽的廣告欄及部分和四六級相關的網站,都成為了“商機”的重要輿論宣傳陣地。對于這種現象溫而文雅地說白了就是:分不在高,能過就行。題不在難,有槍則靈。斯是過關,唯分得行。考場上睡大覺,答案入卷宗。無費勁之勞神,無后顧之憂患。要價300元,還價200整。試問君:何貴之有?
顯然,“生意人”冠冕堂皇、明目張膽的宣傳是因為滋生了“市場需求”的溫床,而考生迫切需要的“過”成為了造就這一溫床的導火索。因為在無論是畢業證、學位證的發放上,還是日后其他考試或求職中,要求“必過四級或六級甚或八級”的條件成為了最起碼的丈量標尺,雖然我們知道即使考個偏遠小鎮的稅收員此條件也必不可少,但我們的考生沒有“過”四六級一般意義上也就意味著“沒有了明天”,一個分、一個證成了考生們唯一的訴求。即使著名英語教師羅永浩有語“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也說過“真不喜歡這么勢利的條件,這本來應該是實力、馬力之流的學校的要求。”可我們的考生每一個都不是羅永浩,相反都是在體制之內的;所以,彪悍的人生是需要解釋的,對于這樣的“緊箍咒”作為體制內的考生是無一幸免的。由此,不難想象考生迫切需要考“過”四六級的心理。
當考試只為了“過”,當過級考試成為考生目的時,那就成為了泄題、作弊的使然。盡管教育部一度三令五申相關考試規定,泄題和“販賣答案”依然是屢禁不止、屢試不爽。其實四六級這樣只為考試而考試的現象,在我們的教育中已根深蒂固,而所扮演的就是“聾子的耳朵樣子貨”。試問,縱然你考過四六級了,但你真有四六級的水平嗎?故而,我權且認為將它取消又有何妨?當然,我跟希望你過了四六級,也有著四六級的水平,還有著發揮水平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