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之前的典型的家庭模式不僅包括許多孩子,而且還有很多其他的家庭成員----祖父母,叔叔,嬸嬸,堂兄妹等。這樣的大家庭適合在慢節奏的農業社會中生存,但這樣的家庭很難遷移和流動。工業化需要大量樂意并能夠離開家鄉外出尋找工作的工人,而且他們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流動。這樣,大家庭漸漸擺脫了多余的成員,而所謂的“核心家庭”便出現了:這種家庭是只包括父母和小孩的遷移方便的小家庭。這種遠遠比傳統大家庭更易于流動的新型家庭模式便成為所有工業國家的標準模式。然而,超級工業化,即下一個階段的生態科技的發展,要求家庭具有更大的流動性。因此我們期待:在將來,許多人采取繼續進一步縮小的家庭模式。除了孩子,把家庭縮減到它的最基本成員,即只有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夫妻兩人,也許由于職業旗鼓相當,將比孩子成群的家庭在接受教育和處理社會問題方面更加愛得心應手,在更換工作類型和工作地點的方面更為有效。折中的解決辦法就是推遲要孩子,而不是不要孩子?,F在的男人和女人在忠于事業和撫養孩子之間總是引起沖突。在將來,許多夫婦會把全力以赴撫養孩子推遲到退休以后,以回避這一問題。
vi. 浮現,(由某種狀態)脫出,(事實)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