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永凍土解凍將釋放大量碳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北極地區變暖的加劇可能會向大氣中釋放大量的碳 。
這項研究集中在北極土壤下面的永久凍土層上 。研究人員表示,永凍土的融化可能會向大氣中釋放數十億噸的碳,對全球氣溫產生重大影響 。
永久凍土層是世界北極和南極地區的一層土壤 。在某些情況下,它已經凍結了很多年 。永凍土對世界氣候至關重要,因為人們認為它儲存的碳量是大氣中的兩倍 。
這項研究發表在本月的科學雜志《自然地球科學》上 。研究人員檢查了這些凍土的表層在夏季是如何變暖的 。此時的植物和微生物開始煥發生機 。這些微生物以植物根系為食,像所有生物體一樣“呼吸”,釋放出二氧化碳,這被認為是一種吸熱的溫室氣體 。科學家稱這個過程為“根際激發” 。
研究人員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凍土層解凍,越來越多的植物根系接觸到微生物 。結果,更多的二氧化碳被釋放出來 。研究人員估計,到2100年,這一過程可能給大氣增加多達400億噸的碳 。
到目前為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未來10年,全球碳排放必須每年下降7.6% 。科學家們表示,這是防止全球氣溫上升超過1.5攝氏度所需要的目標 。1.5攝氏度是《巴黎協定》設定的主要溫控目標 。
但這項新研究的作者指出,他們的估計目前在全球排放預測中“未被計入” 。“要將升溫控制在1.5或2攝氏度以下,”作者寫道,碳排放“可能需要更加嚴格的限制 。”
研究人員認為,北極的變暖比其他地方更嚴重 。美國航天局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研究表明,過去1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 。在北極,氣溫上升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
約翰·羅塞爾為您播報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