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系列,我是蘇珊娜·巴德
對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居民來說,夜晚開燈是第二天性 。但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尚未通電 。
“地球上大約有10億人仍然缺乏可靠的電力供應 。想想那些生活在發展中國家離網區的人們 。對他們來說,電力的核心應用之一就是照明,而我們在夜晚最需要照明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材料科學家阿斯沃斯·拉曼說到 。太陽能電池可在白天為偏遠地區提供電力,但需要電池儲存能量以備夜間使用 。拉曼的團隊已經開發出可能的解決方案:一種暴露在寒冷的夜空就能發電的簡單熱電設備 。這是由“天空輻射冷卻”現象實現的可能性 。
拉曼解釋說,所有物體都會散發熱量 。“所以,從仰望夜空表面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表面自身散發的熱量比天空反射回來的熱量要多 。熱量逃到上層大氣,甚至逃出外層空間 。這是任何人都可以在晚上觀察到的情況 。因此,如果你在清晨測量自家房子的屋頂溫度,你應該會看到比即時周圍氣溫低得多的溫度 。”
拉曼認為這種溫差可以用來發電 。他的團隊用鋁盤當作輻射冷卻器,制作出他們的設備 。其冷卻面朝向夜空,另一面則被周圍的空氣溫暖著 。當熱量向上逃逸時,熱電發電機將溫差轉化為電能,這種電能可為小型LED燈供電 。
目前,與太陽能電池發電相比,該設備的能量輸出相當少 。但工程改進最終可能會提高其性能 。拉曼將該設備視為太陽能的補充,可以24小時為世界偏遠地區提供廉價的電力生產,而且無需電池 。
“你可以想想極地地區,那里一年中有幾個月完全沒有陽光 。所以在這些地區,這也許是可在夜間自然發電的幾種方式之一 。”這項研究發表在《焦耳》期刊上 。
拉曼表示,除了照明,這種設備還可以用于特殊用途,比如為無線傳感器供電和監測大氣狀況 。或者還可以成為夜間給手機充電的超酷方式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蘇珊娜·巴德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