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亞太地區仍有近5億人口深陷貧困
近日,一份報告顯示,東亞及太平洋沿岸國家有近5億人忍受饑餓與營養不良之苦 。
該報告發布于12月11日,發布機構為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多個聯合國機構 。
觀察人士表示,聯合國要實現在2030年前結束國際社會的饑餓問題這一目標,需要每月都能幫助數百萬人擺脫糧食短缺的困境 。
報告指出,目前,改善兒童消瘦、發育遲緩等營養不良引發的問題方面進展較為緩慢,甚至有些失敗 。不平等問題的加劇意味著亞太地區的收入增長速度依然不足以保障數億貧困人口的飲食健康 。
報告敦促各國政府齊心協力,營養、衛生和教育政策多管齊下,早日結束貧困問題 。
結束貧困,確保所有人全年飲食無憂也是聯合國制定的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內在要求 。
“我們連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都尚且沒有邁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昆達維·卡迪雷桑表示 。“過去幾年,改善營養不良方面的進展速度也已經明顯放緩 。”
亞太地區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都面臨著中度至重度糧食短缺的問題 。這就意味著他們一年中肯定會斷糧一段時間,最嚴重時可能還會一連斷糧數日 。
聯合國機構的報告稱,該地區4.79億食不果腹的人口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南亞 。報告稱,那里三分之一以上的兒童都存在長期營養不良的問題 。
印度有近21%的兒童患有消瘦癥——一種比一般的營養不良更為嚴重的營養缺乏病 。
邁克爾·薩姆森是(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主任 。本月早些時候,聯合國機構在曼谷召開報告發布會時他發表過講話 。薩姆森表示,飲食得不到保障會危及孩子們日后的發育,尤其是智力的發育 。
他接著說道:“(孩子出生后)前1000天的投資是投資未來產能時最關鍵的投資 。”
部分東南亞國家的政府已經開始制定結束兒童和母親營養不良現狀的政策 。泰國已經開始提供援助,幫助改善有未成年兒童的家庭的健康和飲食 。
緬甸欽邦的試點項目正在向該國其他地區輻射 。
柬埔寨也在推廣美國國際開發署的一個幫扶項目 。該項目名為“NOURISH”,旨在為貧困孕婦或貧困家庭提供新生兒前1000天所需的營養幫助 。
勞拉·卡地納便是該項目的負責人 。她說,引入NOURISH項目的地區的兒童發育問題和兒童飲食問題均減少了近20% 。
喬納森·埃文斯為您播報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