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加入《詞匯掌故》,一檔來自VOA學英語的節目
。每周我們會給大家介紹美語里的單詞和表達
。有些是老詞,有些是新詞 。但它們都來源于生活以及美國人不斷變化的語言 。在美國選舉期間,選民們去投票站投票
。當決定支持哪位候選人時,選民們會考慮很多事情
。他們會考慮候選人支持的問題 。他們也會考慮候選人的贊助和競選捐款的錢是誰出的 。這引出了今天《詞匯掌故》的單詞
。它是個政治詞匯:“lobby(游說)” 。“游說”是一種為了影響立法者對法案的投票而做的努力 。游說活動自美國早期就是一種合法活動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任何法律都不得阻止人們向政府請愿或者要求政府改變人民認為錯誤的事情
。人民向政府請愿的權利衍生出了游說
。游說是一種言論自由 。母語是英語的人使用“游說”這個詞幾乎已經有四百年了
。民眾接待廳(lobby)是英國國會下院旁邊的一個大房間
。民眾接待廳是一個市民可以向立法者提建議的公共區域 。所以,在民眾接待廳見立法者的人被稱為“說客” 。除了政治方面,“lobby”也指許多大型建筑物的一部分
。許多公寓建筑和酒店都有大廳 。你也可以在劇院的大廳或者演出間歇期間的音樂廳見面 。但這并不能使你成為說客(lobbyist) 。美國早期時候,說客名聲不太好
。有很多說客花錢買立法者的投票的案例
。這些人被大眾看作是為了一己私利非法影響立法的不誠實的人 。幾年之后,國會和州的立法機關通過了限制不正當游說活動的法律
。說客必須在政府機關注冊,并且必須遵循許多復雜的規章制度 。立法者和大眾開始認識到正規說客工作的價值性
。有許多致力于影響立法的正規說客 。說客和說客團體在立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他們幫助國會和公眾知悉問題和議題 。說客提供有關立法提案的技術信息,也讓立法者們知道一項法案會對誰有利,對誰有弊
。隨著聯邦政府地壯大,特殊利益集團的數量也在增加:行業,工會,專業組織,市民群體和外國利益代表
。這些特殊利益群體都在游說國會 。一個說客就代表一個群體,并努力想要提升群體的利益
。當一個與他們群體相關的法案被提案后,說客與立法者會面解釋該群體的立場 。說客是如此之多,所以幾乎問題每個方面的代表都有了
。一些專家說說客注冊的數量正在減少 。但是其他的專家并不同意
。他們宣稱積極游說美國政府的說客數量實際上在增加 。然而,為了避免說客注冊系統和說客的規章制度,這些說客轉為地下了——或者說他們的游說活動消失在了大眾視野 。這對他們的公眾形象沒有什么益處 。又到了《詞匯掌故》節目的尾聲
。我是安娜·馬特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