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就像人類擁有獨特的指紋一樣,每只長頸鹿身上都有一組獨特的斑紋 。但并不是說這些斑紋圖案能幫助野生動物生物學家立刻識別出他們的研究對象 。
“我們有3000多人,我很難記住那么多人,記住長頸鹿的斑紋圖案同樣很困難 。”
德里克·李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及研究咨詢組織野生自然研究所的野生動物生物學家和種群生態學家 。他和合作者在坦桑尼亞1500英里的土地上追蹤了長頸鹿7年 。在追蹤過程中,他們收集了7萬張長頸鹿圖片 。他說,拍攝長頸鹿并不太難 。
“最難的是在我們想拍照時,采采蠅不停地叮咬我們的臉和手 。”
現在,他們通過圖像分析軟件來研究長頸鹿媽媽及其幼崽的斑紋圖案 。他們發現,小長頸鹿從其母親那里遺傳了斑紋圖案,至少是某些特定元素的斑紋 。比如斑紋的環形方式以及邊緣鋸齒的樣式 。
他們還發現,斑紋較大的幼崽更可能在大草原上生活的頭幾個月里存活下來,也許是因為這些斑紋更像灌木叢中斑駁的陽光,而幼崽喜歡藏在灌木叢中躲避饑餓的獅子和鬣狗 。
研究結果以及大量長頸鹿斑紋圖案刊登在《PeerJ》期刊上 。
保護個體不被吃掉的身體特征通過了達爾文自然選擇的考驗,這種特征之后又遺傳給了后代,這或許不足為奇 。“事實上這些特征可以遺傳,而且確實對幼崽的存活產生影響,這令我們感覺進化是圍繞這些斑紋特征進行的 。”因此,如果長頸鹿媽媽的偽裝本領高強,那其幼崽可能也會擁有很難被發現的斑紋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