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美國之音慢速英語美國故事節目
我們今天的故事叫做《保羅事件》 。作者薇拉·凱瑟 。
《保羅事件》分為兩部分 。凱·加倫特演播故事的第一部分 。
保羅不喜歡上學 。他從不做功課 。
他也不喜歡老師 。他的爸爸拿他沒轍 。老師們也是一籌莫展 。
一天下午,匹茲堡中學的全體教師聚在一起討論他的問題 。
保羅遲到了 。他進屋的時候,老師們正在等他 。
在他那個年齡,他雖然消瘦,但還算是個高個 。衣服穿在他身上顯得有點小,但很干凈 。
在他黑色夾克的扣眼里插了一支扎眼的紅花 。
一位老師問保羅:“你知不知道為什么叫你來?”
保羅彬彬有禮地回答說以前自己犯了錯誤,但現在他想改好 。這又是謊話 。保羅經常撒謊 。
老師們開始發言 。不滿和貶斥如潮水般噴涌出來 。
一位老師說,保羅上課不注意聽老師講課,卻與同學聊天 。
另一位說,保羅上課時經常用手蒙住眼睛 。
第三位老師說,保羅上課時老往窗外看,卻不看她講課 。老師們毫不留情地指責他,批評他 。
當大家發言的時候保羅的眉梢不時跳上跳下 。
但微笑一直掛在他的嘴角,只有當他的手偶爾碰到衣服上的紅花時,指尖才微微動一下 。
會議終于結束了 。保羅的微笑更加夸張,也更加燦爛 。
他優雅地沖大家鞠了個躬,然后走出大廳 。
老師們既憤怒又迷惑 。
藝術科老師的話代表了大家的心聲,他說:“保羅身上有種我無法理解的東西” 。
“我不認為他的本質有多壞,”他說 。
“只是這孩子身上有什么東西不對勁 。”
接下來,這位藝術課老師向大家講起有一個溫暖的下午,保羅在他的課堂上睡著了 。
他注意到,保羅的臉色蒼白疲倦,隱隱有線紋,皮膚下的藍色毛細血管依稀可見,就像老人一樣 。
即使在睡夢中,他的眉毛還在上下跳動 。
離開會場之后,從學校一出來,保羅便一邊吹著口哨,一邊順著山坡向下跑 。
因為他在音樂廳的那份差事要遲了 。
保羅是那兒的引座員,負責把觀眾帶到座位上 。也為大家捎東西什么的 。
當他把節目單遞到大家手中的時候,便會優雅地鞠一個躬 。
大家都夸他討人喜歡,是這里最好的引座員 。
這天晚上,保羅一到音樂廳,就直奔更衣室 。
其余6個小孩兒已經到了 。
保羅開始興奮地換制服 。
他非常喜歡自己綠色的、帶有金色口袋和圖案的制服 。
一換好衣服,他迅速沖進音樂廳 。
他在大廳里跑來跑去,幫助人們 。
他越來越興奮 。臉色潮紅,眼睛大而明亮 。
看上去蠻帥氣的 。最后大家都就位了 。
管弦樂隊開始演奏,保羅則帶著一份釋然的心情在后排的空座上坐下來 。
音樂似乎使保羅的精神平靜下來 。
接下來出場一位女演員開始演唱 。
她有一副渾厚高亢的女高音的嗓音 。在那一天保羅第一次感到由衷的快樂 。
音樂會之后保羅回到更衣室 。
換完衣服就來到室外 。
他不急著走,要等到那位歌手走出來 。
一邊等,他一邊四處望,看到了馬路對面的“斯堪利”大酒店 。
到匹茲堡的所有重要人物都住“斯堪利”大酒店 。
保羅從未進去過,但有一次他曾經靠近過酒店巨大的玻璃門 。
他喜歡看著人們在那里進進出出 。
他心里有個信念:只要他進到這扇門里,就可以把學校、老師、乏味、平淡的生活統統關在門外……永遠 。
那位歌手終于走出音樂廳,向“斯堪利”大酒店走去 。
保羅就一路跟隨 。
他是這位女歌星龐大“粉絲”陣容的一員 。
當看到他們全部跟到酒店的時候,她轉過身來 。
然后當大門打開的時候,她消失在里頭 。
大門徐徐關閉的時候,保羅一直注視著 。
他似乎觸到了來自里面的溫暖,甜蜜的空氣 。
恍惚間,自己仿佛置身于那個金碧輝煌、鋪著大理石地板的、絢爛的世界 。
他想像著在賓館餐廳用神秘的餐具用餐 。
從冒著冷氣的銀色冰桶中取出綠色酒瓶裝的紅酒喝下去的情景 。
他轉身往家走 。
一想到家里令人難以忍受的黃色墻紙和罩著難看的床罩的舊床 。便不禁搖了搖頭 。
不久他就走在回家的路上 。
科德里亞馬路兩邊的房子非常相象 。
都是中產商人及其他們的大家庭的自住房 。
孩子們的生活也像這些房子一樣千篇一律:上學,去教堂 。學算術 。
當保羅往家走的時候,他感到好像溺水一樣難以呼吸 。
他的意識還停留在美艷,柔光和鮮花之中 。
他不想看到難堪的臥室,裂了紋的梳妝鏡和鋪著灰色地板的陰冷的浴室 。
保羅繞到父親住所的后身 。
發現一扇打開的窗戶,就爬上去,跳進廚房 。
然后下樓到地下室 。他害怕老鼠 。
可更害怕面對自己的臥室 。他難以入睡 。
索性坐在地板上,直勾勾地盯著黑夜,直到天亮 。
下個星期天,保羅不得不隨全家去教堂 。
禮拜之后,大家各自散去,回家吃飯 。
接著,住在科德里亞大街的居民會走出室外,相互問候 。
晚餐之后,保羅對父親說自己要到一個朋友家請教數學問題 。
他夾著教科書走出家門 。
可并不往朋友家走 。而是去找查理·愛德華 。
查理是個年輕演員 。保羅喜歡花大把時間泡在劇院看查理·愛德華和他的劇團表演 。
只有在劇院和音樂廳,保羅才感到自己活著 。
一旦呼吸到這里的空氣,他覺得就像囚犯重獲自由 。
每當聽到音樂廳里響起管弦樂演奏的聲音的時候,他頓時會忘掉自己乏味、郁悶的生活 。
他發現隨便什么音樂都能夠激發自己的想象力 。
可是,他并不想成為音樂家 。
也不想做演員 。
只是想跟音樂家和演員呆在一起 。
只為了解他們的生活 。
在劇院和音樂廳混了一夜之后,保羅覺得學校更加難以忍受 。
他討厭學校光禿禿的地板,以及裂著大縫的院墻 。
他沖著沒趣兒的老師們一扭身便離開了 。
他就是想讓這些穿著老土的老師們看看,在自己的眼里他們以及他們的教學是多么的無足輕重 。
有時他會把明星照片帶到學校 。
會指著照片里的某幾位明星說自己昨晚就是跟他們在某個一流飯店吃飯來著 。
然后就會說自己哪天會去歐洲或加利福尼亞,興許還要到埃及住上一陣子 。
第二天,他又會面帶微笑、神經兮兮地來到學校 。
說自己的妹妹病了,沒有去成 。可他心里一直在計劃著明年春天的旅行 。
保羅在學校的情況更加惡化了 。
即使經過了那次“診療會”,也沒見有任何好轉 。
他跟老師們說自己沒時間學語法和算術 。
因為自己在劇院有事要做 。老朋友的事,沒辦法!
最終,學校請來了保羅的父親 。
父親把他領回家,找了份工作 。
并告訴劇院老板自己的孩子不能再在那里工作了 。
保羅的父親警告劇院門衛不許再放保羅進去 。
查理·愛德華也答應不再見保羅 。
當劇院的演員們聽說保羅講給人們的故事的時候,全都大笑不止 。
女演員們覺得保羅跟大家說他帶大家出去吃飯,還獻花給他們,簡直太可笑了!
他們全都同意老師們和保羅父親的觀點,保羅的事是個麻煩事 。
這是美國故事《保羅事件》的第一部分 。
作者薇拉·凱瑟 。演播者凱·加倫特 。
n. 減輕,解除,救濟(品), 安慰,浮雕,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