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為了研究很久以前的植物生命,科學家們挖穿了地層,尋找化石線索 。比如少量的化石花粉或孢子碎片 。
“這就是我的著手點 。”烏得勒支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蒂莫·范艾爾杰克說到 。他展開研究,是因為他那個尋找花粉的朋友,在從德國地下1000英尺處挖出的2億多年前的沉積樣本中,發現了完全不同的東西:少量昆蟲 。
“我拿了一根人類的的鼻毛,因為要用它隔開這些東西 。拿著前端有一根針的人類鼻毛,顯然其彈性正合適隔開東西 。”
那這是誰的鼻毛呢?“其實我也不知道 。我們開玩笑說這是其中一名教授的鼻毛,不過其實我們并不知道是誰的 。”
所以,范艾爾杰克用某個人的鼻毛在布滿淤泥的沉積物里仔細搜尋,而且將蛾子翅膀的小鱗片挑了出來,這種小鱗片就是你在觸摸蝴蝶或蛾子的翅膀時,看到的很像塵土的東西 。
他的團隊用電子顯微鏡掃描了這些鱗片后有了重大發現:有些鱗片是空心的 。化石記錄顯示:“蛾類或蝴蝶的喙先于空心鱗片出現 。我們可以推測,如果我們發現了空心鱗片,那蛾子或蝴蝶就一定有喙了 。”
這有什么重要的?這一發現意味著,這些樣本比首批蝴蝶舌頭的現有證據早了7000萬年 。這反過來暗示,現代昆蟲用來刺探花朵各處以尋找花蜜的喙,其早期形式可能在花出現之前就已經進化了,而不是因為花朵的出現才進化的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 。
早期的喙可能被用來吸取古代版松果尖端的液滴 。很明顯,這些吸吮舌頭在花出現后經歷了大量的重塑,因為花和蛾子在共同進化 。
但是范艾爾杰克希望,昆蟲鱗片能被當作研究古代世界的工具而更廣泛的使用 。“我們希望人們能開始在其他地方認識它們 。你甚至可以想象這樣一個情景:我們能根據果核里發現的鱗片重塑過去的生態系統,這與我們目前利用花粉的方式非常類似 。”
所有科學家必須要做的是,跟隨他們的鼻子——或至少是他們的鼻毛來進行研究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