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當你在智能手機上安裝應用時,經常會被詢問是否允許該應用讀取你的通訊錄 。這可能會便于聯系同樣使用Instagram或Whatsapp等社交軟件的朋友和家人,但是這也意味著你將個人信息透露給了應用開發人員 。
而這些個人信息最終可能會被用來創建聯系人的所謂“影子檔案”,即使他們并不使用該應用或社交媒體服務 。
2011年,影子檔案成為潛在問題,當時一個總部位于愛爾蘭的倡導組織起訴臉譜網收集非用戶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姓名、電郵地址、手機號碼和物理地址 。
2012年,研究人員發現,像臉譜網這樣的社交網絡公司會利用機器學習進行相當準確的預測,即認識同一名會員的兩個非會員之間是否也互相認識 。這并不是監視,但近期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的研究引發了關注 。
在這項研究中,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系統設計系主任大衛·加西亞利用某個社交網絡成員的個人信息,推斷出了成員聯系人的情感狀態和性取向,而這些聯系人并沒有該社交網絡的賬號 。
而他竟然是從已經失效的社交網站Friendster上獲得數據并推斷出的結果 。他表示,他選擇情感狀態和性取向這兩個屬性,是因為它們具有重要的隱私意義,而且都能在Friendster網站的資料組中獲取 。
加西亞謹慎地指出,他并沒有證明影子檔案的存在,只是證明了它們能被創造出來 。他的研究也提醒我們,對于自己及與自己有關的人,我們在網上暴露了多少信息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拉里·格林邁耶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