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詞匯典故中我們學習一個常見的小詞,但這個詞對人類來說非常必要,事實上,沒有這種簡單的日常用品,人類將會死亡
。科學家稱之為氯化鈉,我們稱之為鹽
。你可能會認為,鹽不過是我們在食物上添加用以增加風味的簡單東西,但鹽的作用不僅于此
。沒有鹽我們的肌肉就不能懂,我們的神經系統就不能運作,我們的心臟就不能跳動,鹽意味著生命
。但不要認為在傷口上撒鹽能起到作用,這樣將會很痛苦,而且不能愈合傷口
。在傷口上撒鹽是個習慣用語,意思是故意讓情況更糟糕 。早期人類從他們殺死的動物身上獲得生存所需的鹽分,但農業的發展促成了低鹽飲食,所以人類需要尋找其他的鹽分來源
。居住在海邊或其他天然鹽資源附近的人很幸運,他們無需買鹽,事實上,在古代世界的很多地方,人們使用鹽來作為支付手段,salary(工資)這個詞就來自salt(鹽)
。鹽在人口流動和世界探險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探險者們知道如果能保持食物新鮮,他們就能走更遠的距離,所以他們用鹽來保存食物并探險世界
。鹽意味著流動
。鹽還改變了各國作戰的方式,船只上有了保藏的食物,各國就能乘船去遠方的土地,然后襲擊他們
。鹽意味著權力
。食物歷史學家說,鹽是如此重要,還曾和黃金對等交易
。今天,人們仍然使用to be worth one's salt或worth one's weight in salt這樣的表達來描述重要人物 。有的人也會被稱作salt of the earth(社會中堅),意思是這個人可靠或可信,這個表達來自基督教圣經,耶穌稱他忠實的信徒為the salt of the earth
。但其中一個信徒很不忠誠,門徒猶大出賣了耶穌,在名畫《最后的晚餐》中,達芬奇描繪了猶大撒了一碗鹽,撒鹽象征著厄運和麻煩,這個麻煩就是猶大給耶穌帶來的
。直到今天,如果有人碰灑了鹽,他們就會把鹽往肩膀后扔,他們認為把鹽灑在身后可以嚇走跟著自己的魔鬼,或至少在自己跑路時讓魔鬼看不見
。但這種有關厄運的故事taken with a grain of salt(不可全信),就是說帶著懷疑來聽故事或解釋
。但你不必在收聽美國之音慢速英語節目時持懷疑態度,我們是做過研究的
。這一研究將帶來其他文化和宗教中有關鹽的有趣故事
。在公元前2200年,中國帝王夏禹創造了第一個眾所周知的稅種,他向鹽課稅,埃及人使用鹽來保存尸體制作木乃伊
。天主教會在很多儀式上使用到鹽,佛教徒用鹽來驅魔,在日本,神道教用鹽來驅邪,美國西南的普韋布洛人崇拜鹽母
。在1933年,十三世達賴喇嘛埋葬時坐在鹽床上,今天在印度,鹽仍是好運的象征
。你們的文化中有關于鹽的表達或習語嗎?請在評論中和我們分享你們文化中的故事
。我是喬納森·伊萬斯,我是安娜·馬特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