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家著名招聘網站日前發布了2011年最佳和最差工作排行榜,在多達200個工作的榜單上,軟件工程師高居榜首。
軟件工程師的工作內容非常廣泛,包括設計和開發操作系統、手機應用程序和互動游戲等等。該網站的工作排名綜合考慮了五個核心標準:工作環境、實際需求、前景、收入和壓力。由于網絡應用和云計算這兩個新興行業的出現,軟件工程師躍升到了排行榜榜首。
“很多公司都在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開發應用程序,并爭相開發完全在線托管的‘云’軟件。這導致軟件工程師的就業市場變得更加寬廣和多樣化。而多樣化的就業市場則增強了各種壓力因素,例如發展潛力和競爭。事實上,軟件工程師今年的壓力排名已提高了10個等級,從第25位提高到了第15位。”
嚴格的項目完成時間、苛刻和變化無常的終端用戶以及日新月異的技術變化都讓軟件工程師頭疼不已。而排行榜上的第二名——數學家的壓力則要小很多,他們不用成天與人打交道,只需要琢磨他們的數字即可。
統計師位居排行榜上第4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許多企業把情報和分析工作作為其必要的戰略舉措。排在第5名的是電腦系統分析師,它也是網絡技術和云計算發展的結果。
有份工作卻是這樣的:要求你每天早晨5點起床(或者下午5點,如果需要上夜班),去食堂吃完早飯就開始長達12個小時的工作。工作本身危險系數高,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也不怎么好,你可能身處沙漠的高溫炙烤中,或是海洋的風暴沖擊中,或是在阿拉斯加的冰原上,也有可能附近有想要搞點贖金的海盜或恐怖分子在虎視眈眈。
而且熬完這12個小時之后,你總能和家人吃碗熱乎飯,抱抱老婆孩子了吧?不能,因為這個工作地點必然是在一個窮鄉僻壤,一住就是好幾個星期。不過,結束一天的工作后,累得臭死的你倒也沒工夫考慮別的事了,趕緊洗洗睡吧!因為在12個小時之后,讓人崩潰的工作又要開始了。
這份苦差事就是石油鉆井工人,連續兩年都位列美國就業指導網站“CareerCast”最差職業的榜首。他們做著損害健康的艱苦勞動,收入卻不多,而且晉升的機會幾乎沒有。所以,CareerCast告訴你,如果沒趕上這么苦的工作,就不要再抱怨自己的工作了。
CareerCast網站的美國最佳和最差職業排名已經做了15年。該網站對約200種不同的職業按照技能和工資水平等要素進行評估,確定出每年的最佳和最差工作。
CareerCast收集了來自美國勞工統計局、人口普查局、行業協會及其他來源的數據,采用薪酬、就業前景、工作環境、從業壓力和體力要求五項標準來評估每種工作。每一個核心標準類別再細分為多個子項,然后對每個子項進行評分。在最后結果中,總得分較高的職業意味著該工作不太理想,而總得分較低的則表明該工作較為理想。
反觀登上2011年最佳工作榜單的職位,危險性都不大,收入豐厚,他們的工作環境可以是在窗明幾凈的辦公室或者是家中,也不需要花費那么多的體力,而更需要的是精通科學、數學或電腦技術,并且擁有大學文憑。IT人才、精算師、牙醫都在其列。
去年的榜首——精算師2011年將第一的位置交給了軟件工程師,主要原因是人們對高科技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對相應應用軟件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因此軟件工程師極為吃香,平均年薪約8.7萬美元(1美元約合6.6元人民幣),最高者高達13.2萬美元,是收入前25的職業之一。
這份榜單中也有不少有趣的現象,比如最差職位中排名第13的竟然是眾人艷羨的目標:有“無冕之王”之稱的記者,而攝影記者也排在第16位。記者這一職業也向來被列為高危職業,跑新聞需要的體力和承受的壓力也不算小,而區區3.4萬美元的年薪看起來又并不比石油工人強多少,“媒體民工”之稱似乎在美國也所言非虛。
而在最佳職位榜單中,2010年排名第43的聽覺矯正師一躍成為今年的第9位。這是因為美國的嬰兒潮一代開始步入老年,他們的聽力開始衰退,患者數量的增加以及行業對新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增,而大批聽覺病矯治醫師都已經快到退休年齡,這促使聽覺矯治專家成為美國從業前景最好的職業之一。試想,在世界各國都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時候,聽覺矯正師恐怕不僅僅在美國是一個朝陽職業。
最后,CareerCast網站還指出,經濟困難時期,急需工作的求職者會傾向于申請任何空缺的崗位。但有時候,“沒有工作也勝過從事一份糟糕的工作”,因為尋找一份新職業或許要面臨很大的壓力,需要很多的時間,但至少不會像有些糟糕的職業那樣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