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聯盟資深顧問曾看到一篇文章,叫“哈佛,看一眼就會明白中國缺什么”,里面有兩張照片,讓人震驚,那是兩張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凌晨4點多學生仍在學習的照片,看了你就會懂得什么是哈佛。
照片顯示:凌晨4點的哈佛大學圖書館里,燈火通明,座無虛席……圖片配文這樣寫道:哈佛是一種象征。人到底有怎樣的發揮潛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為什么在哈佛能兌現?哈佛的學生餐廳,很難聽到說話的聲音,每個學生端著比薩可樂坐下后,往往邊吃邊看書或是邊做筆記。我就沒見過哪個學生光吃不讀的,更沒見過哪個學生邊吃邊閑聊的。
感覺哈佛,餐廳不過是一個可以吃東西的圖書館,是哈佛正宗100個圖書館之外的另類圖書館。哈佛的醫院,同樣的寧靜,同樣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診的人也無一人說話,無一人不在閱讀或記錄。醫院仍是圖書館的延伸。于是,哈佛產生的諾貝爾獎得主有33位。哈佛產生的美國總統有7位。
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中國學生在大學階段被美國學生遠遠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還在于我們的基礎教育。
美國教育的聰明就在于:先讓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識,這個時候知識就變成了智慧;由于開始的時候,知識都特別簡單,比較容易得到感悟,知識也就容易變成智慧。智慧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創造力。學習有三個階段:感性認識——感悟——知識,知識是學習的最高階段。
中國學生是刻苦學習12年,到大學休閑。美國學生是“休閑”12年,大學開始刻苦學習,玩命的學。這是走向社會前,最有價值的黃金學習階段,這4年,他們在本領與情商的提高上會有質的飛躍。
哈佛圖書館的二十條訓言:
1、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2、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4、勿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6、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許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學習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連人生的一部分―――學習也無法征服,還能做什么呢?
9、請享受無法回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別人更早、更勤奮地努力,才能嘗到成功的滋味。
11、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時間在流逝。
13、現在流的口水,將成為明天的眼淚。
14、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資未來的人,是忠于現實的人。
17、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過完,不會再來。
19、即使現在,對手也不停地翻動書頁。
20、沒有艱辛,便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