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份,當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紛紛開始實施年初定下的留學寬松政策并初見成效時,加拿大駐華使館簽證處也公布了加拿大的寬松政策成果。據相關部門數據統計,2011年上半年申請加拿大留學簽證的人數比之前增加了25%左右,留學專家稱這是由于加拿大對于申請簽證擔保金的要求有所降低。然而,在申請人數增多的同時,加拿大并沒有降低對申請者的要求,雖然推出了針對一部分學生的SPP計劃,但是這項計劃依然對于留學生選擇學校具有很大限制。不同于美國放寬簽證政策后,各種各樣降低門檻的留學途徑被國內所接受,簽證的通過率大幅度上漲;也不同于英國、澳大利亞教育產業化,改善簽證政策的同時也增加留學生名額;加拿大的簽證政策雖然表面上放寬,但簽證的通過率卻相對降低。
放寬的留學政策背后
簽證政策作為目標留學國控制留學人數、留學素質的主要手段之一,一直以來被英國、澳大利亞等教育產業化的國家應用得很嫻熟,通常情況下,英美等國會配合簽證政策的變化推出一系列吸引留學生留學的項目或方案。然而加拿大今年修改的簽證政策則僅僅包括:申請簽證的擔保金存期由之前的18個月降為12個月,資金數額方面卻沒有明顯調整,而降低學生語言和降低資金要求的調整則全部打包為SPP計劃。
對于加拿大放寬的留學政策,不少留學專家表示學生仍需嚴格要求自己,有些專家甚至認為政策不僅沒有放寬,以簽證通過率降低的情況看,反而更加嚴格。澳際留學專家認為,雖然申請簽證人數增多,但加拿大對于留學簽證申請材料的審核卻非常嚴格,當很多學生聽說政策放寬后就開始有所松懈,所以今年有很多學生都被拒簽。對于拒簽的情況,加拿大使館簽證處透露,部分中國學生被拒簽的原因是遞交的申請材料不完整、申請中的信息不準確、申請中包含虛假文件和不實信息。
而SPP計劃對于留學生要求的放寬,加拿大教育中心(CEC)中國辦公室的專家則認為是降低了加拿大的留學門檻。據CEC專家介紹,SPP計劃的目的是提高希望申請加拿大部分學院學生的簽證成功率。學生在信息披露表上簽字,允許校方將學生在加拿大的出勤情況向簽證辦公室反饋,即加拿大使館對參與SPP計劃的學生在加拿大的學習、出勤等方面進行實時監控。美加百利留學專家楚維梅認為,SPP計劃實現了降低留學門檻的目的,但同時也對學生增加了學校選擇的限制,并且學生在校的表現會直接反饋到使館簽證處,簽證處也會加入到學生留學的管理中。
移民政策若即若離
在吸引留學生方面,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一樣,移民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因素。高仕登·學美總裁張恒瑞認為:“選擇留學加拿大的人一方面是由于競爭沒有美國那么激烈,加拿大的整體氛圍還是比較生活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加拿大的社會保障很不錯,加拿大公民經常能夠獲得政府方面給予的補貼,有些人靠補貼讀完了大學本科甚至研究生,而有些上學中途休學但不工作的學生也是因為獲得補貼才得以完成學業;并且加拿大相比較美國而言,移民較容易些,這些都是吸引留學生前往加拿大的原因。”
然而加拿大自去年緊縮移民政策后,今年又緊縮了政策。據悉,加拿大聯邦移民局在2011年7月中旬正式對外宣布,此后的一年中只受理700個符合材料要求的申請案件,而后便正式關閉本年度的聯邦投資移民項目。楚維梅對于這一政策認為,社會就業壓力較大,不僅投資移民,技術移民方面也比之前有緊縮的表現,但加拿大各省的移民名額卻并沒有削減,目前的情況也顯示了更多的移民者開始將目光轉移到省方面。所以在一松一緊的移民政策背后,加拿大的留學似乎并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
證明能力和資金是首要
無論加拿大的留學和移民政策怎樣變化,業內專家們對學生的建議是,想辦法證明能力和資金實力是應對變化的關鍵。澳際留學專家認為,加拿大調整的政策主要針對擔保金存期,所以學生在英語成績達標的前提下,最好將銀行存款歷史記錄等證明材料準備齊全。金吉列留學專家也認為,SPP計劃只是針對一些學習成績不達標以及擔保金尚未達標的學生,而學生如果能夠證明成績、社會能力以及存款充足的話,不管留學政策如何調整,都很容易成功辦理留學。
在簽證時,學生最好不要表現出有移民傾向。金吉列留學專家認為,學生在申請留學簽證時如果有移民傾向,很容易被拒簽,尤其是申請人數比之前有大幅度增長的時候。這個時候簽證官看重的反而是學生合理的學習目的性、留學規劃、回國就業規劃、以及家庭父母工作穩定等方面的信息,因為這樣簽證官會認為學生申請簽證是為了學習,且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學生完成幾年學業。
留學行業對于加拿大留學也存在不同的聲音,比如學生的成績和資金擔保足夠的情況下去美國留學會是更好的選擇。張恒瑞認為,美國和加拿大在學校數量、品質、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環境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別,并且前往加拿大留學的學生很難轉移到美國讀書,所以如果單純留學,美國會是更好的選擇,但和移民聯系在一起的話,加拿大會有更多的優勢,只是如果移民政策也收緊的話,留學生就應當謹慎考慮留學目的地了。“如果學生真的想為自己的前途做一個周密的規劃,那就要先看看自身擁有的條件,然后妥善地考慮留學專業,再選擇此專業較強的國家和學院,這會是比較理性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