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美國對老人有許多優惠,坐公交車、看電影、游博物館都享受優待,買票可打折扣。這在中國也有了。但是在美國,給老人優惠并不要看身份證,只要自報家門,人家就信了。而在我國,明明一看就是老人,還要《老年證》。沒有《老年證》,再老也不認。人對人如此的不信任,真叫人寒心。也許優待老人并不是真心誠意,其實并不想優待,如果這樣,沒有身份證明就只是一個借口。這種人跟人的關系氛圍,生活在其中很不舒服。
美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建立在制度的不信任上。制度的設計假定人都是壞人,這才有日常生活中的互相信任。有一個例子,在商場買衣服需要試穿,大一點的商場都有專門的試衣室,而且是封
閉式的,旁人不得進入。顧客進入試衣室時,門口要檢查,看是拿了幾件衣服進去的,并且發一張牌,上面有衣服數字。出來時要檢驗,是否把拿進去的衣服都帶出來了,因為有人把帶進去的衣服穿在了身上。有些超市在收銀處還要查看顧客帶進去的包。因為制度嚴密,培養了人人遵紀守法的習慣。
這就是他們的處事原則。先把人當成是壞人,培養人們不敢犯法的習慣,然后形成了人人遵紀守法的風尚。在我們這兒,經常唱高調,甚至于假定一些人是特殊材料做的,天生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因而疏于監管,提供了鉆空子的機會,培養出漠視法律的社會風氣,到后來再采取措施,已經太晚了。
交了多少稅清清楚楚
在美國買東西要交稅,這大家都知道的。買完東西交完錢,收款員給你一張收條,上面有稅款一項,說明你這次買東西給國家交了多少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和諧社會就要把賬算清楚,否則容易彼此懷疑,反而引起不和諧。
其實,在中國買東西同樣要繳稅,只不過沒有在發票上寫明白。百姓和政府之間的經濟關系也模模糊糊,好像政府的錢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老百姓交的。美國百姓也確確實實從所納的稅中享受到好處:各種良好、廣泛的公共設施,老年人每月的生活補助,免費的州際公路,等等。而且他們所納的稅,跟我們納的稅和政府收的費相比,占GDP的比例差不多,可是我們享受的公共服務卻差多了。
說起公共服務,我最喜歡的是那兒的社區圖書館。我去過好幾個社區圖書館,有大有小,這跟社區的財政情況有關,富有社區的圖書館大一些,但不分大小,服務都非常好。圖書館不但藏圖書,還有音像資料,有計算機可以上網。最叫人驚喜的是里面有兒童閱覽室,也是兒童游戲場,書大多數是撕不爛的塑料書,有許多玩具。前來光顧的小孩,都是剛會走路、學齡前的孩子。孩子們在里面盡興奔跑,但沒有打鬧。兒童閱覽室有專人看管,還教孩子們怎樣游玩。這樣好的環境在中國不是沒有,但只有在高收費的幼兒園里才有,可在美國,任何一個社區都免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