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躍大學設立了華文項目委員會來統(tǒng)籌這些課程。委員會由不同學院的教職員組成,由副校長(學術(shù))徐繼宗教授率領,新躍大學學術(shù)顧問郭振羽教授擔任委員會的顧問。
新躍大學將開辦更多跟華文和中國相關的課程,今年還設立了華文項目委員會來統(tǒng)籌這些課程。
這個跨學院的華文項目委員會由來自不同學院的教職員組合成,由副校長(學術(shù))徐繼宗教授率領,新躍大學學術(shù)顧問郭振羽教授擔任委員會的顧問。
新躍大學(躍大)將在今年7月開始的新學年,開辦四個新課程,其中華文相關課程就占了三個。它們是華文教育、學前華文教育和華文傳播學士學位課程,每項課程收生30到50人。
學前華文教育課程是躍大跟新苗師范學院和華文教研中心合作、針對學前華文教師所開辦的課程。華文教育課程則是躍大跟華文教研中心合作,旨在提升本地華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而開辦的,內(nèi)容包括華文語言、文學、教學法等。
目前躍大開辦的華文相關課程有漢語言文學學士、碩士和博士,以及翻譯與翻譯及傳譯學士學位課程,每年錄取約200名學生。
躍大校長張起杰教授(56歲)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他們計劃盡可能在多個課程中融入華文和中國相關的元素,例如在商科教導到中國經(jīng)商所需的華語、中國文化和中國當代社會知識,在文學院推出當代中國單元課程等。
躍大推出這些課程,一方面是看到中國的崛起,人們更有興趣學習華文,而這些課程有市場需求。不過,他強調(diào),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想要發(fā)展成一所華文大學。
他說,他們意識到中國和學習華文的重要,并會盡可能和在適當?shù)臅r候開辦華文和中國相關課程。他們還計劃未來開辦更多華文和中國相關的短期課程,也給更多學生到中國考察的機會。
開辦這些華文課程將惠及不同年齡層,從學前華文教育畢業(yè)生教導的孩童,到下來到中國經(jīng)商的成人,到晚年以后想要回校學習華文與文學的年長者等。張起杰希望,開辦這些課程可讓人們重新發(fā)掘他們對華族文化遺產(chǎn)和華語的熱忱。
不過,他們目前面對的挑戰(zhàn)是,要為這三個新華文課程尋找10到20位兼職教員來輔助這些課程的全職教員并不容易。張起杰說,他們的對象是對教學有熱忱,能激發(fā)學生對課程內(nèi)容有興趣的教員,因此招聘工作沒那么容易。
躍大第一批學生在2006年入學,今年躍大步入第六年。躍大目前在原址旁興建有教學和休閑設施的新大樓,幾個月后啟用。大學接下來將著手設計另一棟大樓,繼續(xù)擴建校舍。這些擴建工程完成后,躍大校舍的面積將擴大一倍。
張起杰說,躍大目前有約1萬2000名學生,他們計劃在2015年達到1萬4000名,到了2020年,可能進一步增加到1萬6000名。
躍大目前開辦超過40個學士學位課程,張起杰說,他們將著重發(fā)展研究生課程,并進行更多有別于一般大學的研究項目,如個案研究、網(wǎng)上學習、成人學習方式等。目前躍大有約200名研究生。
談到躍大的展望,張起杰說,新加坡現(xiàn)在有四所提供職前教育的大學,他們要成為提供在職培訓的主要大學。新躍大學是主要為21歲或以上,有工作經(jīng)驗的人士,提供學位課程的私立大學。